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九月廿五 卯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数据为尺 较真为魂

——记大庆油田中油电能热电一公司煤化验班



在大庆油田中油电能热电一公司技术监督部,有这样一支特殊的班组:9名成员里8位是女工,她们常年守着精密仪器、对着枯燥数据,凭一股子不服输的“较真劲”,创下连续多年煤质分析数据零差错的亮眼佳绩。她们是机组安全的“数据哨兵”——煤化验班,一支在仪器嗡鸣声中校准精度、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的硬核团队。

“精准的煤质数据是机组安全的‘导航图’,我们就是校准‘刻度线’的人。”班长房旭东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作为班组唯一的男性班长,他既是技术带头人,更是大伙眼中的“全能领路人”。2021年10月,国家碳排放核查工作启动,班组需分别对200兆瓦、300兆瓦机组用煤开展检测,一下子面临样品量翻倍、检测标准升级的双重挑战。

那时,班组半数以上是零基础的新转岗女工,连最基础的量热仪操作都要从头学。为快速提升队伍能力,房旭东创新推出“集中讲、日常讲、日日讲、随时讲”的“四讲培训法”,还把国标手册里晦涩的专业术语,转化成“系鞋带”“拧瓶盖”这类生活化比喻,让枯燥的技术知识变得好懂好记。

一次量热仪实操培训,新职工小李对着点火丝接线犯了难,捏着线头迟迟不敢动。房旭东立刻弯腰凑到仪器旁,接过线头放慢动作演示:“线头留3毫米是‘安全距离’,就像系鞋带,松了会掉、紧了会断。留短了测不准发热量,留长了可能短路,数据差一点,机组运行就少层关键保障。”他边讲原理边手把手教,直到小李完全掌握才放心。如今,当年的“新手女工”都成了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能独立操作全流程设备、处理复杂化验难题,而房旭东因常年讲解变得沙哑的嗓音,仍时常在化验室里回荡。

“把数据当‘命’看”,如今是整个班组的行动准则。针对传统检测流程耗时久、人工误差大的问题,煤化验班的独特之处,就藏在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创新的坚守里。为保数据精准,她们自创“离群分析法”:一旦数据偏离平均值,就从人、机、料、法、环五个环节逐一排查,找准偏离根源,为后续化验扫清障碍。

去年冬季机组保供关键期,煤样检测量突增30%。班组全员主动加班,周末、节假日也没停过化验,始终保证数据及时输出。最终,她们在极寒天气里实现数据“零延误、零差错”,为机组稳定运行撑起技术“保护伞”。

她们还总结出“三查三对”工作法——查样品编号、查仪器状态、查环境参数,对标准曲线、对历史数据、对检测试剂,这套方法如今成为班组保障数据质量的“黄金法则”。

曾经连基础操作都生疏的女工们,现在人人持有国家煤及煤化工产品检测检验中心颁发的煤炭质检人员岗位合格证书。而房旭东那本翻得卷边的国标手册,还在默默诉说着这支团队对精准的执着。

仪器嗡鸣声依旧,数据坚守不停。煤化验班用日复一日的“较真”证明:所谓硬核团队,不过是把每组数据都当成沉甸甸的责任,把每次检测都做成标杆,在平凡岗位上为机组安全筑起最坚实的第一道防线。


(沈艳秋 房旭东)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