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九月廿五 卯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一棵古树 一群石油人

——记长庆油田“黑格兰乐队”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陆俊波现场讲述。人民网记者 任峰涛摄.jpg

长庆油田陆俊波现场讲述。 任峰涛 摄


11月1日,在2025年人民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上,长庆油田陆俊波和他所在的“黑格兰乐队”带来一首名为《逐梦苏里格》的原创歌曲,歌曲讲述石油青年在沙漠中采气、为祖国奉献能源的故事。

“黑格兰”,蒙古语意为“团结互助”,学名柳叶鼠李,是冰河时期遗留的珍稀树种。在苏里格气田作业区内,三百余棵这样的“活化石”静静矗立,见证着这片土地从第一口井发展为我国陆上最大整装气田的历程。

这段特殊缘分开端于2010年。在修建一座井场时,一位老牧民奋力拦下施工车辆,守护那棵“爷爷小时候就在那儿”的黑格兰。这个瞬间改变气田开发的方式——从此,气田立下铁规:凡有黑格兰处绝不布井,管线宁绕百米不伤根系。

然而,被动保护远远不够。当巡井员工发现被砍伐的黑格兰时,他们意识到这些生长缓慢的树木正面临威胁——每年仅生长0.6毫米,成材需数十年光阴。由此,一支由石油青年组成的志愿者护林队应运而生,这就是后来闻名气田的“黑格兰乐队”的前身。

十年来,他们带着蒙汉双语手册深入牧区宣传,为每棵树建立档案、悬挂二维码保护牌,在绿化工程中投入近2.7亿元,使植被覆盖率提升近70%。如今,百余株人工培育的树苗已在沙漠扎根。他们的努力让苏6区去年成功获批中国石油生物多样性保护地,政府更是专门划定黑格兰保护区。

2024年10月,这项保护实践作为央企首家案例入选“OECMs中国潜力案例”,还登上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探索非国家主体在推进其他有效的区域保护措施(OECMs)中的自愿承诺:来自中国的本土洞见和全球视角”主题边会。

一棵古树,一群石油人。在毛乌素沙漠里,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谱写一曲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生态环境保护共生共荣的赞歌。

多年来,中国石油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向着“建一个油气田,留一片绿色”的目标不断前行——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地12个,绿色共享小屋9个,建立“四位一体”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效机制,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坚持生态避让政策,因地制宜开展生态治理工作,油气田区域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将“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落到实处。


(杨曦)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