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闰六月十二 巳时
其他新闻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克拉玛依新闻
新疆油田首次烃气驱化学封窜后增产超千吨

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烃气驱化学封窜现场试验项目组成员正在就封窜效果进行分析讨论.jpg

5月6日获悉,新疆油田首次实施烃气驱化学封窜试验井组封窜后注烃气生产153天,累计增油量达到1448吨,累计降产气量93.3万方,效果喜人。

为解决玛湖烃气驱气窜导致波及效率低、剩余油无法充分动用、产气量大、生产效果不佳等问题,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科研团队依托钻采新工艺试验项目—“气驱封窜调剖技术现场试验”,从化学封窜技术可行性、化学封窜体系适应性、现场施工工艺有效性等方面全方位评价优化,并顺利指导完成注气井烃气驱化学封窜现场试验。

自2023年11月首次实施烃气驱化学封窜井组措施以来,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科研人员制定周跟踪、周分析、周反馈的生产动态跟踪分析制度,及时与采油厂沟通调整注采情况,保障烃气驱化学封窜技术持续推广有依据、有基础、有认识,为气驱化学控窜技术的规模化推广提供技术支撑,满足气驱提产的生产需求。

目前,该试验井组相比气窜阶段,注气井仍有3.3兆帕压力提升,生产井组日均气窜量降低6100余方,日均增油量约8.6吨,长期满足烃气驱封窜预期指标。


(陈神根 高迎春)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