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九月廿二 辰时
大庆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大庆版
给每一方水装上“智慧导航”

——大庆油田实施注水调整“0.1吨工程”,创新发展并规模推广近阻注水优化调整技术,高质量推动长垣水驱开发,有效减缓水驱自然递减,构建起一套系统化的注水优化体系,推动分层注水技术跨入第四代发展阶段


大庆油田:给每一方水装上“智慧导航”.jpg

喇东块二区是大庆油田水驱精准挖潜示范区,通过推广应用新技术,改善开发效果,今年,综合含水率和综合递减率均低于计划指标。王博 摄


水驱是油田开发的核心,注水效果直接关系地下原油的“唤醒”效率。近年来,大庆油田长垣老区已步入特高含水开发后期,层段间渗流阻力差增大,传统注水方式效果欠佳。今年,大庆油田持续部署注水调整“0.1吨工程”,以近阻注水优化调整技术为核心,通过“双四”层段量化配水模式实现精准配水,并依托智慧平台实现全周期管理,构建起一套从技术突破到模式创新再到数智赋能的系统化注水优化体系,让每一立方米水都注得准、注得好。

理念:从“按渗透率”到“精准计算”的思维革命

“以前注水,主要看哪个油层‘孔大缝粗’就多给。就像给老房子的管道分水,只看哪个管子粗就多开阀门,却不管有的管子内壁结垢,有的管子磨出细缝,影响到注水效果。”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开发研究一室副主任通过比喻,道出注水理念转变的迫切性。

采油一厂的区块,以往按渗透率分层注水时,高渗层水窜严重,低渗层注水效率却上不去。这是长垣老区特高含水开发后期的普遍问题,有的层段吸不动水,有的层段存不住水。这时候再单看“孔”多大,已经算不准水能不能顺畅流到油藏深处。

为破解困局,大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团队把注水调整的“放大镜”从井网、井组、单井,聚焦到层段、小层等这些“细枝末节”,整合小层厚度、渗透率、含水率等参数,经上万次单井层段划分,计算不同层段的“水流难度”,最终构建出动态渗流阻力明细图。

近阻组合标准及优化调整流程的形成,突破常规近渗调整极限。在注水优化试验区应用近阻注水优化调整技术后,比以往多增加15%以上调整潜力,大幅拓展注水结构调整的深度与广度。

提质:“双四”模式让每一立方米水“物尽其用”

“现在注水,我们都是按每一段油层的‘喝水计划’,按需配水。”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的动态人员指着大屏幕上的吸水剖面解释。“喝水计划”正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技术团队以注采平衡为核心打造的“双四”层段量化配水模式,实现注水强度与地层需求的有效匹配。

“双四”里的“四参数”就像给油层做的“体检表”:看哪还藏着剩余油、之前注的水效果好不好、水和油的搭配是否均匀以及含水上升的速度如何。把这4项“体检结果”算清楚,就知道该给每个油层分多少水才合适。

与之配套的“四层级”,则像一套精准的“配送网络”:从整个区块—井网—单井—层段,明确各层级调整原则及界限,持续提升整个注水系统调整的精细化和系统性,一层一层把水配到位。有了这套模式,水量调整实现由经验分析向定量优化、从定性判断向精准决策、从局部调整向系统协同的科学跃升,解决了注水井、注水量、注水层段的量化分布、分配问题,使每一立方米水都用在“刀刃上”。

跃升:智慧平台成为全周期“数字管家”

过去分析调整一口井的注水方案,翻资料、查曲线、算数据,没两三天完不成。现在用注水优化调整软件,动动鼠标几分钟就能出方案。这套数智化工具,成注水调整的“加速器”。

为让数据“跑起来”,2023年,该软件被整合至大庆油田综合调整方案编制系统,构建起涵盖数据层、工具层、业务层的3层软件架构。目前,核心组件已在采油一厂至采油六厂落地,统一动静态数据、监测数据的存储结构与接口标准,跨厂、跨院数据能无缝对接,打破信息壁垒。

该软件在长垣水驱规模推广后,已指导水井方案调整超1.1万井次,控制无效注水1980万立方米,连通油井单井日增油由0.09吨提升至0.14吨,含水率下降0.21个百分点,累计增油27.5万吨,注水调整效果提升20%,推动分层注水技术跨入第四代发展阶段。预计全面推广后,可减缓水驱自然递减0.25个百分点以上,全面赋能油田高效开发与精细管理。


(伊丽娜 李兆丰 李博宇)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