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喜迎65周年华诞
编者按:10月9日,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喜迎65周年华诞。作为大庆油田建厂最早、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效益最好的采油厂,该厂在65年发展的壮阔征程中,创造累计生产原油约6.65亿吨的辉煌业绩,留下“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等宝贵精神财富,筑牢岗位责任制的科学发展理念。
本版抛砖引玉,从党建、发展、人才、科技、管理五个方面简释该厂65年来取得的辉煌成果,以飨读者。
党建篇
65年来,采油一厂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放在突出位置。从石油大会战时期“支部建在连上”到如今“四型”网格模式高效运行,从“三老四严立身”到深化百个标杆站队建设成果,采油一厂以政治建设为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要、人才建设为源,在原油生产中凝心聚力,在大战大考中奋楫争先,在改革攻坚中实干担当,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第九作业区党建协作组进行井场维护。

党员干部到岗位责任制传统教育参观学习。

中四采油队干部员工在中7—11井重温“铁人”王进喜跳泥浆池英勇事迹。
发展篇
志在百年,基业长青。采油一厂对标油田党委提出的打造现代化采油厂新范式、老油田高效开发新范式、优良传统弘扬赋能新范式、基层党建融合创新新范式“四个新范式”期望要求,扎实推进“13631”工作部署,即扛稳“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个主责,把握“产量、效率、效益”三个关键,永当“原油稳产、技术创新、数智建设、提质增效、平安绿色、精神传承”六个主力,实现“十四五”后三年进展目标,全力推进世界一流现代化示范厂建设。
如今,采油一厂“压舱石”地位更加稳固,川渝新区上产势头主动强劲,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成效显著,利润贡献位居油田前列,干部员工队伍全面过硬,和谐稳定大局持续巩固。

巴中/达州分公司平页1平台产能建设现场。

巴中/达州分公司平安1井生产现场。

光伏项目生产现场。

南一区西部“压舱石工程”生产现场。
人才篇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是第一资源。65载风雨兼程,一部萨中油田开发建设史,亦是一部人才奔涌、接力奋斗的成长史。作为油田产量的“压舱石”、效益的“顶梁柱”,采油一厂自诞生之日起,就将人才培养置于事关企业生存的战略高度。从荒原初拓时“摸着石头过河”的艰难探索,到如今迈向高质量发展、建设百年油田的新征程,他们始终坚持以人才为笔,以实干为墨,书写着一部企业与人才共同成长进步的发展史,为油田蓬勃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数字化运维中心技术骨干进行交流研讨。

青年员工进行技能大比拼。
科技篇
从笼统开采“大水漫灌”到分层调控“精准滴灌”,从抓住薄差油层“漏网之鱼”到让其成为“增产明星”,从表外储层“无人问津”到实现“变废为宝”……六十五载时光奔涌,采油一厂的每一次技术升级都是一场精彩的“突围战”,每一串增长的产量数字,都浸透着“科技兴油”的滚烫初心。
当产量陷入徘徊困顿,是技术突破撕开发展瓶颈,让油流重焕生机;当开发边界迎来关键转折,是创新成果架起与地下千米油藏之间的桥梁,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如今迈入强势上扬“第二曲线”新发展阶段,亦是科技赋能夯实发展底气,让这个年逾古稀的老厂在高质量发展路上依然步履铿锵。

“全层饱和注水、分层控液采油”技术团队制定开发方案。

厂生产指挥中心工作现场。

第八作业区中心实验室员工试验检测。
管理篇
从首创岗位责任制的破冰之举,到推行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敢为人先,再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与时俱进……六十五载风雨兼程,采油一厂的成长轨迹,恰似一部镌刻着管理智慧与创新勇气的壮丽史诗,一步步探索都踩着时代变革的鼓点,一次次突破都映照着油田发展的蓝图。
那些一路走来的坚实足迹,不仅是一代代采油一厂干部员工在管理浪潮中勇立潮头的见证,更成为油田管理创新历程中的鲜活注脚。那些支撑企业行稳致远的艰难的探索,像一颗颗埋在时光里的种子,既扎根于过往实践的沃土,又孕育着未来突破的新芽,持续在回望中汲取力量,在憧憬中明晰方向。

集输工在注入站巡检。

技能专家生产现场革新攻关。

新时期一厂人焕发青春活力。

第三作业区员工进行抽油机维修保养。
大庆油田采油一厂党委宣传部供稿/文
许书晨 马克 韩京 王延路 姜楠 吕泽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