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闰六月十三 寅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精细管理 破局增效益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上半年锚定目标扭转被动局面


微信图片_20250716092901.jpg


上半年,面对日益增长的经营压力与成本挑战,中国石油青海油田井下作业公司锚定“成本再压降、效率再提升”目标,打出精细管理、技术革新、优化配置组合拳,扭转被动局面。目前,该公司投产维护作业同比增幅12.06%,压裂作业同比增幅40.77%,制氮作业同比增幅21.78%。

该公司以刀刃向内的决心推动管理升级,通过编制《生产组织运行方案》,聚焦保障及时率、施工等停等关键指标,严考核、硬兑现,全面激发全员主动性。推行专人负责制,强化资源集约共享与生产单元联动,实现从单一施工服务向一体化解决方案转型。与此同时,系统梳理作业流程,祛除烦琐环节,加强信息化、专业化管理,推行平台化、标准化施工,发挥远程高效指挥、统筹协调优势,持续“畅通”管理流程。按照“内降外控”原则,精研生产物资消耗周期,精准物资采购频率,加强物资“平库利库”和内部调剂力度,持续推进闲置资产处置,有效提高资产处置效率和效益。目前累计节省材料支出共计121万元。充分发挥内部车辆作用,杜绝大车小用,科学摆排大型施工,减少长途搬迁等停和调空,提高车辆利用率。优化运行,促成同区块连续施工,提高吊装、搬迁效率下降17万元。

该公司快速完成狮56井打捞遇卡连续油管施工,成功实施跃4431井、乌20井带压大修作业,采用动力转盘技术实现12井次“小修转大修”,实现效率成本双提升……成绩的背后是该公司主动求变的决心。今年,该公司结合“技术提升年”专项行动,成立“大修侧钻”“连续油管”“压裂”等专班,累计召开专题会议21次,其中上修前工序优化论证12井次,为重点井、复杂井提供技术指导13井次。压裂专班优化运行,单井成本下降1.13%,施工质量管控成功率超98%,油电混驱技术实现降本减碳;连续管专班技术创新,氮气泡沫冲砂等多项关键指标显著提升;大修专班推行自主施工,单井节约2万元、周期缩短2天,套损井修复率达85%;侧钻施工流程优化,较去年同期提速31天,全方位助力生产提质增效。同时,加大加强内外部的合作力度,与油田油气工艺研究院、工程技术部等科研技术单位沟通协调、寻求技术指导,共同参与大修、套损井治理技术攻关,逐步提升大修施工能力。

该公司按照“年度计划,月度落实,全面检修”工作思路,加强对压裂、连续管及制氮等重点设备的管理,强化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和隐患排查治理,明确巡检和维护的具体内容、频次和责任人,强化基层大队对设备的日常监管与维护保养工作,安排人员常驻涩北开展大型车辆设备维修保障,有效减少车辆长途安全风险,提高设备检修效率及生产运行效率。截至目前,实现连续油管设备完好率99.57%、制氮设备完好率99.56%、压裂设备完好率98.95%,减少设备外协费用支出共18万元。同时,引进680注入头,购置8000m连续油管滚筒撬及配套油管,实现一车两用,满足7800m以内深井、超深井施工能力,为昆特依区块勘探开发提供硬支撑。推进“小修机组大修化”,利用动力转盘、动力水龙头等现有设备,使用小修机组开展大修施工,减少大修机组整体搬迁费用大、安装耗时长的难题,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盛芳 张传亮)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