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40628钻井队党支部书记孙元勇
孙元勇系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克拉玛依钻井公司40628钻井队党支部书记,深耕钻井32年,带领队伍不断向地下油气进军。先后获得西部钻探“铁人基因传承者”“优秀党务工作者”“安全生产管理先进个人”等荣誉。
今年井队在南缘打井遭遇断裂带,地层极易漏失,井斜难以控制。孙元勇从白天到深夜、从钻台到泥浆池,一直盯着仪表、听着声音、摸着钻屑,以严谨到苛刻的标准,成功把井斜控制在30度以内,并提前2.42天完成这口高难度井的施工任务。
经过多年的积累,孙元勇在与大地的不断对话中,练就一套“听声识物”的本领。他能根据钻机发出的声响,迅速辨别地下施工情况,通过解译大地密码,迅速制定最佳方案。
有一次在老区打井,发生连续井漏的棘手情况。“这口井是不是要超工期了?是不是要打坏了?”井队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在急难险重面前,孙元勇主动当起“遭遇战”的冲锋手,他反复计算、推演,在钻台和泥浆罐两边跑,查看参数变化、研究地层压力,紧盯泥浆密度调整,钻压、泵压、转速、泥浆密度,各类参数在脑袋里相互交织。
终于,经过41.5小时,井内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着“跷跷板”的微妙平衡成功穿越漏层。“他比谁都着急,我们看了是真心疼。”也就是这一次,机电工程师贾洪波发现,孙元勇又多了一些白发。
孙元勇攻克井漏难题,为油气修筑一条“高速通道”,带领队伍在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第一个突破一万米、两万米进尺,为老区安全钻井摸索出宝贵经验。
孙元勇是个打井“能手”,每一口井,从上钻前的布局、施工方案的优化、关键工序的盯守、完井安排,他都提前谋划,精准掌控时间节点,尽力缩短施工周期。
2024年,孙元勇带领井队转战至百21区块。面对新区块带来的地质难题以及快速钻井的新要求,员工们不由得发出“这和以前打的井有点不一样”的感叹。如何合理安排搬家车辆,让运输更紧凑一些?如何缩短开次转换时间,让工期提前一些?进一步提高作业效率成为那段时间他思考最多的事情,21.13天、17.29天、12.75天……他们一次次刷新百21最短工期纪录,不断交出精彩成绩单。当年,他们共开钻11口、完井11口,打进尺24795米,在生产周期、搬家安装、开次转换等方面创标34井次,成为西部钻探浅井施工的佼佼者。
在戈壁荒漠中,有一种叫红柳的植物,耐得住荒漠、咽得下风沙、扛得起重担,孙元勇有着红柳一般的意志和品格,他爱岗敬业,无畏无惧、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