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石化企业全线发力 坚决打赢冬供攻坚战
编者按:寒潮来袭,石油石化企业厉兵秣马、攒足“气力”迎接冬供“大考”,用心守护“温暖防线”。面对北方多地出现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石油石化广大干部员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站好岗、供好气”的重大嘱托,坚决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守护万家温暖。
本版特约一组来自一线的冬季保供图片,以飨读者。
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水务部
11月上旬,中国石化安庆石化水务部各区域、各专业设备管理人员对现场设备润滑油、电气、接线盒等开展无盲点检查,确保设备健康过冬,确保冬季生产安全平稳运行。图为设备管理人员在现场开展检查。(汪声君)
中国石油辽宁铁岭销售分公司
11月上旬,辽宁铁岭突降暴雪。中国石油辽宁铁岭销售分公司“以雪为令、闻雪而动”,确保加油站安全平稳运营。
各加油站、油库员工挥舞雪铲、铁锹、扫帚等工具清理积雪,并为进站车辆提供车身积雪清扫服务,提醒客户雪天路滑小心慢行,及时加注防冻液或玻璃水,避免因气温过低影响车辆出行带来的不便。据悉,该分公司各加油站特意为外卖小哥、环卫工人提供免费热水和休息场所等便民服务,赢得司机朋友们的广泛关注。(徐丹)
中国石油青海油田
11月8日获悉,青海油田今年已新建天然气产能3.4亿立方米,为冬季天然气供应增添保障。
今年,青海油田推行项目部运行模式,成立地质、钻采等4个专业组,实施17项举措,建产进度同比提升23%,固井质量合格率明显提升,实现进度、质量“双提升”。青海油田紧跟投产效果,从“井位调整、优化射孔、先期防砂、配套排采”4个方面提升新井产量,对未达产井实施综合治理。目前,青海油田今年已投产101口新井,产量达1.12亿立方米。(暴海宏 孙勇)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
11月8日获悉,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储气库群周期注气量达20.4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提高11.6%,注气量创历史新高,为今冬明春京津冀天然气供应增添“底气”。
据了解,华北油田储气库群自4月份注气工作开始以来,先后有50口注气井投入运行,最高日注气量达1412万立方米,连续120天日注气量超1000万立方米,创历年投运机组最多、注气开井率最高、注气进度最快的纪录。(刘天一 刘凌寒)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11月5日,吉林省松原市启动暴雪极端天气二级应急响应预案。为确保冬供安全平稳受控,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迅速行动,厂领导驻守一线指挥,基层站队长全员坚守生产岗位,铲车、吊车,倒班司机满员提前到位。
据悉,目前该厂各气田停电措施井快速恢复生产,最大程度减少极端天气对天然气产量的影响。图为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长岭采气作业区的巡检班员工调节单井压力。(丁磊 贺地红)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乙烯运行二部
11月上旬,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乙烯运行二部组织员工对回收塔、抽提塔等设备进行检测,并针对防冻薄弱环节采取措施。随着冬季的到来,兰州石化深入落实“八防”措施,为冬季炼化装置安全稳定运行创造条件。(冯作文)
新疆油田储气库有限公司
11月6日,在新疆油田储气库有限公司呼图壁储气库集配站内,技术人员正逐一对盲板倒换、容器打开点进行验收,标志着该储气库注采转换期检修工作完成。目前,该储气库已平稳高效完成检修作业,为今冬明春保供赢得主动权。据悉,10月下旬,该储气库第十一注气周期圆满收官,周期内累计注气29.7亿立方米,已连续5年库存量突破百亿立方米。(薛梅)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
11月上旬,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直面今冬明春天然气的保供压力,在老井挖潜难度加大、接替资源不足、用户用气增加的情况下,以当好能源保供“顶梁柱”的政治责任为首要任务,下设产量督促、措施增产、运行优化、页岩气专班4个工作组,负责天然气产量跟踪。
该气矿优化调峰井管理、产水井排采、低效井挖潜,分类优化生产和运行制度,实施负压开采,强化压缩机管理,开展设备隐患整治,400余口气井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为冬供攒足“底气”,守护万家温暖。目前,该气矿日产量保持在800万方左右,为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奠定坚实基础。图为井站员工在生产现场进行设备开关操作。(李传富 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