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油田公司党委积极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工作“五个融合”新机制,创新“党建联盟”“党建+”等新载体,强化党员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10月30日,在设备林立、管线纵横的辽河储气库公司双台子储气库群作业区,运维检修中心党员突击队队长徐雪飞正带领5名党员开展三股流换热装置检修。他们浑身沾满油泥和尘土,每天起早贪黑,用不到20天时间完成1500多台(套)冬季保供大型设备检修。这是当前辽河油田广大党员积极投身能源保供一线的缩影。
近年来,该公司党委探索党建与生产经营“五个融合”新机制,创新搭建“党建联盟”“党建+”等载体平台,强化党员教育,着力发挥党员在企业管理、能源保供、关键任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今年3月,该公司党委出台《关于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实施办法》,在总结提炼各基层单位典型经验基础上,从标准要求、长效机制、考核评价三个维度,对党员如何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作出详细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各基层党组织积极探索两组、两制、两育、两责、两考“五个融合”新机制,使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机制更加完善。
“两组”融合,即推进基层党小组与生产班组的“两组”融合。辽河油田在推进基层生产单元扁平化改革的同时,打造基层党组织与生产经营单元联管联建机制。基层党支部委员与井站班组长交叉任职率达到100%,采油单位党小组覆盖率达100%,真正实现“业务调整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两考”融合,即党建工作考核与业绩指标考核两个考核的融合。该公司党委制定由基本组织建设、基本队伍建设、基本制度执行、基础管理工作、标准化班组建设、改革发展业绩构成的“六位一体”考评体系,强化制度管人、让分数说话,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此外,辽河油田还不断完善基层党建制度和基层管理制度“两制”、党建责任和岗位责任“两责”、党员与员工融合培养“两育”等机制,激励引导广大党员立足岗位当先锋、作表率。
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既要靠个人自觉,也要靠组织发动。辽河油田创新搭建“党建联盟”“党建+”两大载体平台,把广大党员的力量拧成一股绳。通过创建区域、项目、互补、油地四种联盟模式,把属于不同单位的党组织和党员联系在一起。如今,全油田已组建各类“党建联盟”上百个,通过联盟纽带,提升科研、生产等重点难题协同攻关能力。
辽河油田不仅搭建内部“党建联盟”,还主动与地方党组织组建油地联盟。今年8月,马19储气库先导试验工程建成投产。建库过程中,辽河储气库公司与所在地的区委、县委建成油地党建联盟,共同开展政治学习、共同慰问老党员、共同解决储气库建设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地方政府在征地、安评、环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党建+”是该公司党委打造的另一载体。今年,油田各级党组织通过“党建+生产”“党建+科研”等方式,划定党员责任区、设立党员示范岗、创建党员突击队,聚焦生产重点难点立项攻关,为油气上产增添动能。
该公司党委把做好党员教育作为重大政治责任,探索建立和完善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在严格开展“三会一课”党内组织生活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走进红色教育基地“促学”、党员轮流主讲“比学”、基层支部互动“联学”等形式,切实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让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近两年,辽河油田年均设立各级共产党员工程1600余项,组织党员突击队600余支,解决实际问题2800多个,广大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助力辽河油田在大灾大考中保持油气千万吨规模持续稳产、储气库调峰能力持续攀升、绿色转型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