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闰六月廿七 寅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周而不比

“周而不比”,出自《论语·为政》,原文是:“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意思是说,德行高尚的人善于团结周围的人,与人相处关系和谐但不相互勾结;而品格低下的人则勾勾搭搭,却不能做到真正的团结。“周而不比”与“比而不周”体现两种迥然不同的交往观。

“周而不比”重在不营私,以义而合。“周而不比”的人相互之间大多有共同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他们的团结靠的不是私利,而是共同的理想追求和价值认同。“比”与“周”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比”含有固执偏私之情。持“比”而不能“周”者,用亲附的方式和手段谋求一团和气,因缺乏道义的维系,终究不能维持长久的信任与团结。

据《荀子·强国》记载,荀子游历秦国后,秦相范雎问他“入秦何见”,荀子称赞秦国治理有方,在描述秦国各色人等展现的风貌时,对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的表现大为赞赏。能够做到在公言公,在朝言朝,出了家门入公门,出了公门回家门,绝不到处串门,拉关系,这种勤谨敬业、大公无私、正道直行的做法可谓典范。

周而不比要葆有一颗公心,与人共事,出以公心、肝胆相照,才能齐心协力干事业。春秋时期晋国四朝元老祁奚为人正直,从不结党营私,“外举不避仇,内举不失亲”,心中只有江山社稷,举荐人才完全出于一片公心,因此深受百姓爱戴。“周”是基于公正的一视同仁,能规避“比”之私、偏。祁奚因此被后人誉为周而不比、顾全大局、讲团结的君子。

《国语》中说:“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君子的志同道合,依靠的是共同的思想基础。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周而不比”的君子之风,以共同的理想信念团结奋斗,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存公心、去私欲,坚决摒弃功利化交往、庸俗化交往,保持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


(顾莹)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