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四月十七 午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永恒的“回收队精神”

21f1afa6-78d1-436f-925a-2b0a4a79ba70_middle.jpg

近日,一些与铁人王进喜有关的老照片,让我的思绪又回到当年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大庆石油会战中形成的艰苦创业“六个传家宝”之“回收队精神”令人难忘。

“回收队精神”是铁人王进喜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石油会战初期,虽然国家为会战一线提供大量的物力财力支持,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当时的需求。王进喜面对钻井队因缺少钻头而停钻的情况心急如焚、夜不能寐。为更好地保障生产,他主动带领大家从废料堆里回收旧钻头,大力推广修旧利废,解决钻井队缺少钻头的难题。

铁人经常对大家说,啥叫小,啥叫大。“捡破烂”看起来事小,却关系到油田建设,所以看起来是小事实际上是大事。我们收回来的不是废料,是劳动人民的本色,是大庆会战的传统,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回收队精神”应运而生。

1969年,王进喜参加完党的“九大”回到大庆后,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就向油田建议成立更大规模的废旧钢铁材料回收队伍。同年7月,在铁人王进喜的提议下,钻探指挥部成立大庆油田第一个废旧物资回收队,命名为“大庆回收队”。9月,这支队伍被上级组织正式命名为“铁人回收队”。当时,王进喜怀着一腔为国分忧的深情,喊出了:“全国人民的钢铁,我们一两也不能丢!”从此,“铁人回收队”队员的足迹遍布油田,寻找废旧物资实现再利用,为油田开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当时,废旧物资回收再利用活动在大庆油田乃至全国产生极大反响,兴起一场修旧利废热潮。“回收队精神”成为大庆石油会战中艰苦创业的又一个精神典范。

“铁人回收队”就是现在大庆油田物资公司再生资源分公司的前身。在这个分公司院内的“回收队精神”宣传室里,大型雕塑《奋战荒原搞回收》,展现当年回收队队员头顶蓝天、脚踏荒原回收废旧物资时的场面。在大庆石油会战中产生并传承至今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像一座座精神宝库和指路灯塔,在给予人们思想上激励的同时,为当代石油人树立行为标杆和典范。

“英雄铁骨朝天去,黄土难掩石油魂”。作为大庆石油人,我们深深热爱这片养育我们健康成长的热土,有责任将铁人精神、铁人事迹一代代传承下去。今天我们纪念铁人,回顾他英雄的一生,就是要从中汲取不竭的精神力量,并不断转化为推动工作的激情和动力。


(刘丽莎)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