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四月初三 寅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时光不负奋斗者

——记中国石油管道局三公司华龙检测公司项目经理陈利奎


陈利奎参加全国无损检测大赛1.jpg

2008年,南阳理工计算机系毕业的陈利奎手握父辈传递的接力棒,正式成为中国石油管道局三公司华龙检测公司一名石油战线管道工人。

刚入厂时,陈利奎便对射线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就想搞清楚X射线是怎么产生的,又是怎样穿过钢板透出影像的,像有魔法一样的检测设备让他着迷。工作之余,只要有时间他就向师傅请教,向书本求解,两年时间考取常规四项检测中级证书。按照行业考试规则,三年工作经验后又考取高级证书,成为单位年轻员工里持高级证最多的一个。

为了搞清楚电能和声能的转化,他先后对十余本专业书籍反复钻研,直至完全通透。经过不断学习,理论和实操节节攀升。2018年参加全国超声波检测技能大赛荣获优秀无损检测员;今年参加第一届全国化工石油建设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荣获个人单项第七名。

天津南港LNG管道工程116.2公里检测任务中标后,公司领导找到陈利奎,希望他带队完成该项目施工任务。听到这个消息时,陈利奎有些踌躇,担心自己干不好这么大的项目。此项目投标时他也参与了,线路中河流、水稻田、穿越在役管道等难点很多,也有工艺复杂的3座站场和5座阀室。领导鼓励:“你的专业技能没有问题,欠缺的是经验,要带好项目并不难,做到以身作则,你就成功了一半”。接下这个重担,陈利奎暗下决心,干好它,证明自己的能力。

天津LNG工程建设全面铺开后,业主发起了劳动竞赛,要求日平均焊接量100道口。就算3个检测机组同时干,每个组每天要扫查127米的焊缝,期间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被落下。面对1219mm的大管径,陈利奎不敢有半点马虎,与焊接单位衔接,统筹安排好施工任务,解决设备出现的各种异常,安排食堂伙食,成了他每天的必修课。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他拉着工具箱,每天与机组同时赶到施工现场,有时一个上午就要跑三处工地,身上从没穿过一件干净的工作服。后来他罗列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贴在设备上,方便操作人员对设备异常情况的排除,有效提高各检测机组的工作效率。

站场工艺安装开始后,因管件和阀门到货晚而耽误安装时间,为了赶上节点工期,各站加快焊接安装。陈利奎对大家说:“如果管件预制期间不能及时检测完,一旦吊装到位,就只能是高空检测,那样不但检测速度慢,还有安全风险”。为了紧跟预制焊接,他把有站场检测经验的员工分成3组,人员和检测设备同时驻扎进各个站场,他自己也带一个组住进其中一个站场,紧盯预制管件,焊完一道就检测一道,尽量把地面预制管件全部检测完毕。他们在施工中各个环节检测及时,且保证检测质量,项目部多次获月度最佳检测服务商,去年年底获得年度最佳检测服务商,在整个工程3家检测单位中成为业主最满意的检测单位。

忠于管道,扎根一线,刻苦钻研,实干引领,陈利奎这一干就是16年。他从一个不懂技术不懂管理的新兵,通过自己的执着和努力,迅速成长为技术全面的骨干,背后付出的辛苦外人难以想象。时光不负奋斗者,星光不问赶路人。油气能源管道建设任重道远,陈利奎凭着那份执着和坚持,在职业生涯中步履更坚定。


(韩国英 吴鸽)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