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七月十二 辰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科技赋能筑牢安全防线

当前,极端天气的频繁来袭成为炼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严峻挑战。洪水、台风、雷电……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炼化企业的平稳运行。中国石化炼化企业借助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把“人防”升级为“智防”,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防线。

精准预警是前提。福建联合石化的雷电预警系统,借神经网络解析雷达数据,提前捕捉雷暴“胚胎”;安工院的智能监测系统融合多维气象信息,平均预警准确率超90%。这些技术突破传统局限,为企业争取了宝贵的应对时间。

高效响应是核心。茂名石化“智能运营中心2.0”实时捕捉台风动态,“智慧水务”系统预判水质风险,将应急响应提速至分钟级。中韩石化的储罐监测雷达,穿透火烟捕捉细微形变,让险情处置更精准。

风险防控是目标。从福建联合石化对52个高风险单元实施“一点一策”的动态评估,到上海石化气象数据监测系统联动预测污染物扩散趋势,科技支撑下的风险防控已形成完整闭环,推动企业从“见险才防”的被动模式,转向“未险先防”的主动防控,从根源上降低极端天气引发安全事故的概率。

实践证明,科技是炼化企业抵御风险的硬核力量。持续深化数智化应用,才能让炼化企业的安全生产防线更牢固,为能源保供提供坚实保障。


(雷蕾)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