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中国石油助力雄安新区建设七周年之际
3月的盎然春意,正荡漾在雄安这座千秋之城。在雄安新区启动区,塔吊林立、机械轰鸣,大规模开发建设依旧火热。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2023年,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工作重心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
7年来,中国石油人和参建雄安新区的广大建设者们一道,于白纸上作画,在现实中筑梦,见证了雄安新区从“一片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华丽蝶变,也将宝石花的“馥郁芬芳”散播到这座未来之城的每一个角落。
释放拔节生长的石油动能
为“人民之城”构筑能源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构筑新时代宜业宜居的‘人民之城’”。
“这是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新城!”3月,潘显斌再度来到雄安新区,被眼下的景象深深震撼: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互联互通,一处处绿色景观错落有致……6年前,潘显斌作为东方物探雄安新区地热二维地震采集项目的项目长来到这里,成为中国石油参建雄安新区“先头部队”的一员。如今,行走在这片曾挥洒汗水的土地上,他感到有些陌生。
陌生的背后,是这座城市的“拔节生长”,一年一个样,一天一个变。得益于稳定的能源供应,这座城市的发展“健步如飞”。
千里之外的黄土高原,春光之下上产正忙。
长庆油田作为我国最大的油气生产基地,正向京津冀等地区的40多个大中城市源源不断地供应天然气。雄安新区也不例外。2023年,长庆油田油气产量当量连续第4年突破6000万吨,建成了国内首个万亿立方米大气区,冬季保供高峰期日应急调峰能力达到1.66亿立方米以上,同比提高600万立方米。能源的供给能力更强、更稳、更高效,为雄安新区发力建设蓄足坚实底气。
伴随着一批批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医院相继入驻,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实现突破,烟火气氤氲着这片“宝地”。这也意味着城市对成品油的需求在持续增长。
目之所及的城市街道上,油罐车往来穿梭。
东北销售公司充分融入雄安新区建设,7年来累计向雄安新区调运成品油7万余吨,实现不间断供应。2023年7月,东北销售进一步发挥华北地区成品油资源一体统筹优势,在河北地区开展主动配送业务,成立专班工作组,与河北销售公司合署办公,优先安排落实进入雄安新区公路配送计划,每日自动推送雄安新区次日的加油站需求预测,做到精准配送、及时供应。
在看不见的地下,天然气正行至抵达用户的“最后一公里”。
管道犹如城市的血管,保障着雄安新区的通畅运行。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国石油的管道力量。管道局先后承建了蒙西煤制天然气外输管道工程三标段和京石邯输气管道复线工程,助力打通了国内直供雄安新区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当前,蒙西线与京石邯复线成功并入京津冀天然气支干网络、华北地区储气库群,增强了雄安新区的天然气调峰能力。
“建好能源通道,助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我们管道人肩负的光荣使命与责任。”看着一条条纵横于地下的管线日臻完善,管道局二公司京石邯复线执行经理王纪由衷地自豪。
供应可持续发展的低碳新能
为“绿色之城”树立发展典范
千年大计、国家大事,于这里落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城市典范。
如何让绿色成为雄安新区的主打色?中国石油不停地思考,一直在探索,并以行动作答。
“蓝金”动力促发展——
时间拨回到7年前,雄县南三乡67个村做饭炒菜仍避不开烟熏火燎。为了让天然气这一清洁能源惠及更多群众,中国石油大力推进“气代煤”工程,把绿色镌刻在雄安新区的“DNA”里。
2019年,天然气销售河北雄安燃气公司完成了雄安新区18万户“气代煤”工程建设及置换通气任务,用“雄安速度”让“蓝金”进村入户。截至今年3月底,河北雄安燃气公司累计为雄安新区“气代煤”用户安全平稳供应天然气近8亿立方米,让新区天更蓝、水更绿,给当地群众带来时代发展的红利。
能源“提档”,更要做好维护保障。当前,河北雄安燃气公司实现了管道100%数字化,对运行的管网实时监控,有效防范化解安全隐患;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对用户反馈的问题第一时间解决处理,保障用户平稳用气不中断。
地下“热”爱暖人心——
44口深层地热井、9000口浅层地热井、4座供热中心站……面对丰富的地热资源,华北油田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经验优势,参与到雄安新区地热建设与运维服务当中。自2021年10月起,华北油田先后承接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容西片区和启动区供暖项目的运行维护及协助管理工作,为21个居民社区以及办公区、商业区等提供集中供热服务,总供热面积超过2070万平方米,3.6万户当地居民用上了这份来自地下的“热”爱。
能源科技增动力——
未来之城,仿佛在当前即可窥见未来。
在雄安新区进入大规模建设和承接非首都功能并重阶段后,创新就成了绿色发展提速提质的关键。5年来,工程建设雄安分公司先后承揽了雄安新区天然气专项研究、容东片区供热(冷)等40多项工程勘察设计项目,为雄安新区清洁能源发展实现质与量的跨越夯基垒台。
为加快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工程建设雄安分公司常务副经理李强表示:“我们将设立雄安创新研究院,推动能源科技创新,布局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雄安新区建设绿色低碳、信息智能、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城。”
凝聚源源不断的油气智能
为“未来之城”培育创新高地
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活力的热土上,高质量发展正不断形成规模。面向未来,中国石油又该如何应时而谋、战略落子,以油气智能为雄安新区赋予新的价值?
布局未来产业——
2023年,在众多落户雄安的企业中,昆仑制造成为央企中引人关注的体量“巨无霸”。
作为中国石油产业链、价值链上的重要一环,装备制造业务承担着为油气增储上产、炼化转型升级、“双碳三新”发展提供装备保障的重要使命。昆仑制造此番选择落户雄安,也成为中国石油助力雄安新区发展、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的坚决行动与生动实践。
“昆仑制造将对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实施专业化管理和一体化统筹,这有利于装备制造企业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推动传统装备制造业务转型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昆仑制造财务经营部副处长李萌表示。
引领未来生活——
这是一座智慧的加油站——刷脸支付、车牌识别、地磁感应;这也是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活驿站——品茗鉴酒、沉浸阅读、会友座谈……改造升级后的河北销售公司雄安第一加油站,满足了人们对未来加油站的美好期待,成为中国石油“人·车·生活”生态圈的形象窗口。
与此同时,全新建成投产的容东新能源综合供应站,凭借高颜值成为当地的“名片站”和“网红打卡地”,并填补了雄安新区容东片区能源输送的空白。
未来,河北销售还将借助雄安建设“数字之城”智慧城市的规划,参与到“油气氢电非”及交通物流与销售场景的转型落地中,持续锻造中国石油助力雄安新区发展的亮丽招牌。
实现未来高质量发展——
华北石化是距离雄安新区最近的大型炼化企业之一。过去一年,华北石化通过优化结构布局,CCUS、副产氢规模化提纯、生物航煤等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为京津冀新能源市场供应高纯电池氢16万公斤;聚碳酸酯合资合作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开发新产品新牌号13个。
当然,区位优势也必将带来更为严苛的环保态势。为了实现保增长和降排放“双达标”,华北石化加速转型升级,以“减油增化”“减油增特”“减碳增绿”为核心,完成公司《碳达峰行动方案》和《提高终端电气化率方案》的编制工作,坚持“基础+高端”产品战略,加快实现从燃料型企业向炼化一体化和特色化、精品化炼厂发展。
宝石花开馥郁香,每一名奋斗者都是亲历者、见证者。未来之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快走进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