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八月初三 丑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漫漫巡检路

——记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迪那油气开发部牙哈作业区采气工朱振国


图1:朱振国在管道维抢修作业现场进行检测。(马艺轩摄).jpg

朱振国,1986年参加工作,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迪那油气开发部牙哈作业区采气工,一位拥有27年党龄的优秀党员,巡护油气集输管道17年累计巡程达30万公里,解决无数现场难题,发现各种安全隐患580余项,冒着生命之危排除多起风险,被同事们称为“最美逆行者”,党组织授予他“牙哈采气老黄牛”称号。

今年4月,朱师傅在1号阀组例行巡检时听到细微声响,但地面没有任何异常,他趴到地上翻来覆去仔细检查,最终发现埋地计量汇管靠近绝缘接头处发生微渗,朱振国立即向作业区汇报,并在现场拉起警戒。牙哈采气作业区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停产、泄压、放空、置换、挖掘、焊接……61小时连续抢修,最终解除险情。

在高危高风险油气生产现场巡检,突发险情的应对处置是对一个石油人责任担当和胆识的一块最好“试金石”。2018年元旦晚上9点多,员工们正在聚餐,控制室突然传来“YH23-1-2H井发生刺漏”通报,朱振国和师傅王克俭当即放下筷子,边往外冲边向领导请缨:“我在这里巡井十多年,每口井情况我都清楚,我们先行一步!”便开着车冲进夜幕。还没到井场,他俩就听见刺漏声,关井是当务之急。但该井RTU系统系手动,无法远程关井。情况紧急,来不及请示和等待后续人员,他俩不顾一切冲上去,摸黑爬上操作平台,迅速展开关井作业。两人抢关阀门,高压天然气喷溅起的石子一阵阵砸在他们身上,安全帽被砸得噼噼叭叭作响。此时此刻,身边的凝析油和浓烈的天然气随时可能因为石子飞溅钢铁擦出的火星而发生爆燃……险情排除后,一身油污的他们,返回驻地。

聊起组织授予的“老黄牛”称号,朱振国嘿嘿一笑:“其实,回到家我就成‘甩手掌柜’,老婆啥也不让我干。”事情源于10年前,朱振国患上淋巴癌,虽然这是一种巨大打击,但一向乐观的他并没有被吓倒,而是逆病而上,以一定要战胜癌症的坚定信念,积极医治,强化锻炼,全力抗癌,并成功痊愈。2018年,他又因患病动了一次大手术,此后身体大不如从前。为不耽误工作,他选择就近在疆内手术治疗,每次医治他都安排在轮换休期间进行。一回到岗位,除做好工作,工余时间他也大都用到巡线上。有人问“这不是定期巡检吗?你何必天天巡?”老朱总是笑着答:“高后果区意味着高风险,我每天去走走看看,既锻炼身体,还能及时发现一些情况,少一点风险,多一分安全嘛。”

逆流而上,勇毅前行,17年如一日,30万公里巡检路,每口井、每台设备和每条管道都成了老朱的“孩子”,哪有“头疼脑热”他都会精心呵护。他说,人活着总要对社会贡献点什么,当好油气集输管道的守护者是心愿更是希冀。


(蒋万全 马艺轩)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