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八月初九 丑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抢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中国石油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创新生力军


    5月23日,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管理部获悉,“十四五”以来,中国石油坚持事业发展科技先行,着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持续推进全领域科技创新、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不断健全完善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能源与化工创新高地的步伐更加稳健。

    对于中国石油而言,能否实现从要素投入驱动向技术创新驱动的跨越,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所在。去年,中国石油把“创新”调整为公司发展第一战略,同年召开科技与信息化创新大会,为科技支撑引领主营业务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指明方向。今年,中国石油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研究制定中国石油重大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和“加强前瞻基础研究若干措施”,强化新能源新材料技术攻关,为原创性技术的突破打好基础。

    服务国家能源创新需求,科技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石油大型油气田及煤层气开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圆满收官,攻克一批制约油气勘探开发瓶颈技术,保障我国原油产量长期稳产、天然气产业跨越式发展。今年年初以来,中国石油加快推进国家重大专项接续实施方案研究编制;原创技术策源地方案已通过三方机构的审查评估。

    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自主科技利器。中国石油成功研制CG STEER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部组件国产化率达95%以上,成本比国外同类产品降低30%;自主研发的“低黏度PAO连续清洁生产成套技术”和“长链α-烯烃成套生产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一键式”人机交互7000米自动化钻机和7000型电驱压裂橇双双入选“2021年度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项目”,成为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事业科技发展。中国石油围绕地热、氢能、生物质能、储能与太阳能风能、CCS/CCUS、伴生资源等主攻方向,持续开展关键技术攻关,超前技术储备研究取得多项积极进展。中国石油创新形成陆相油藏CCUS-EOR全产业链配套技术系列,在吉林油田建成国内首个全产业链、全流程CCUS-EOR示范项目。碱性电解水制绿氢技术研发取得重要进展,圆满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氢供应任务。
    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高质量科技供给提供资源保障。中国石油成立科技工作领导小组,转变科学技术委员会职能为学术机构;推进迪拜研究院、深圳新能源研究院、上海新材料研究院建设,筹建日本新材料研究院;印发《集团公司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修订《集团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奖励。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跨界融合创新,加强科技人才培养。目前,中国石油拥有公司直属科研机构7家、企业科研机构83家;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21家、公司级重点实验室和试验基地55个;形成一支以24名院士、3万多名科研人员为主体的科技人才队伍。中国石油与北京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常州大学等分别成立创新联合体;联合10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成立中国石油分子管理创新联合体;全面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养计划”,设立青年科技基金,努力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研发中心和创新人才聚集中心。


(朱钊 张程光)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