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获悉,自2021年底投运首个光伏先导试验工程以来,大庆油田新能源累计发电量达17.2亿千瓦时,折合标煤51.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92.8万吨。
今年,大庆油田新能源系统着力在示范引领和生产管理上下功夫,实现清洁替代由“点”到“面”深度融合、生产运维由“细”到“精”质效双升等积极转变,推动油田在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据了解,近年来,大庆油田在示范引领上,利用自备电网优势,深挖土地资源潜力,精准分析各消纳区域油气生产用能特点和负荷需求,因地制宜开展低碳示范区建设。打造集团公司首个百万吨级油田规模最大的低碳示范区——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以站库为核心的外围油田低碳建设模板——龙一联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等多能互补低碳建产典型,已开展清洁替代项目44项,所发绿电就近接入油田电网供生产所需。现阶段正谋划实施采油二厂“燃气发电热电联供”、采油三厂“低碳联合站”、采气分公司“零散气燃气发电”等16个低碳生产作业区建设,逐步实现由单体项目向园区式综合类转变、向油田域内油气开发单位全覆盖拓展。
在生产管理上,大庆油田以强化“效益导向、精细管理、运维保障、安全管控”为抓手,高标准推进各项工作。其中,针对监测发现的部分设备隐患、技术瓶颈等影响发电量的问题,开展新能源场站专项问题治理。期间,油田公司新能源事业部会同油田公司生产运行部多次召开专业会议,组织建设单位、厂家、运维单位组建联合专业技术团队,采用“线上监测+线下巡检”方式,对油田自建已并网的129个新能源场站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解决设备运行、安全管理、技术升级等各类问题127个,显著提升新能源场站发电效率与稳定性。
为实现新能源“能发尽发、应发尽发”,油田新能源系统严抓源头和过程管控,强化新能源调控策略,尽最大努力满发、多发。以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为例,今年已优化调整新能源场站调控策略488次,实现增发电量210万千瓦时,最大限度保证项目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