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见证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绿色蝶变

大庆油田碳中和生态园。
初夏的6月,艳阳高照。在辽阔的松辽平原上,云台变焦相机捕捉到翠鸟在水面自由翱翔,5G野保相机锁定雉鸡在玩闹嬉戏,所有数据实时回传至中国石油与华为共建的中国石油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综合监测系统……总面积超400万平方米的果午湖、老虎山自主贡献型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空中鸟儿飞、地上蛙儿叫、水面昆虫戏、水中鱼儿游的生物多样性实现焕新升级。大庆油田在这片因油而兴的土地上,见证着一场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和谐共生的绿色蝶变。
近年来,大庆油田通过设立OECM保护地、开展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建设绿色共享小屋、成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志愿服务队等“四位一体”的系统化、规模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积极推动气候变化应对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走出一条具有石油特色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为全球工业区生态修复提供“中国样板”。
在大庆油田碳中和生态园内,新栽的樟子松傲然挺立。2024年8月15日,油田碳中和生态园区取得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碳中和证书》,标志着中国石油首个万亩零碳生态园区正式建成。
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生产运行部主任陈为亮介绍:“今年,在万亩零碳园区之外的万亩森林经营碳中和林也将完成全面建设,大庆油田‘十四五’规划‘两个一万亩’建设任务完美收官,进一步发挥石油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标杆示范带动作用。”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通过“林药复合”“森林碳汇”等多种林地资源开发模式,守护生态环境,盘活林地资源,让每一片林地成为充满希望的“绿色聚宝盆”。
大庆油田生态环境管护公司通过“培训+取证”模式,培养30名碳排放管理员、5名碳汇计量评估师,2人获得碳监测、碳核算证书,一支懂技术、会管理的“双碳”专业队伍正在形成。同时,建立林业碳汇项目专班,目前已完成1364块11895亩林地的碳汇潜力评估,积极促进林业碳汇价值转换,更好地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当抽油机的律动与鸟鸣蛙鼓交响、当林海绿波与银色油管共舞时,大庆油田正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实际行动构建“油气生产+生态保护+碳汇开发”立体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