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四月初三 辰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石油东方物探 “两宽一高”技术引领全球物探革命


东方物探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运用“两宽一高”技术采集作业。

eSeis节点采集单元集成度高、重量轻,放线工一次能背的道数是有线仪器的4倍,有效降低人工运输成本和HSE风险。

攻坚塔北超深层勘探世界级难题。

超深层勘探项目处理解释工作场景。


今年,在陕西榆林的黄土高原上,EV56高精度可控震源与无线节点接收仪器协同作业,北斗卫星精准导航定位,实时捕捉地下数千米的地震波信号——这是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物探”)为地球拍摄“高清CT”的作业现场。凭借自主研发的“两宽一高”(宽频、宽方位、高密度)地震勘探技术与装备,东方物探不仅攻克深层油气勘探的世界级难题,更以创新实力引领推动全球物探行业技术发展。

传统地震勘探如同用老式相机拍摄照片,而“两宽一高”技术则像用高清数码相机多角度拍摄立体影像。通过宽频激发、宽方位观测、高密度采集三位一体,该技术构建地下油气藏的动态成像系统,实现对油气藏的精准探测。

东方物探研发的宽频高精度可控震源堪称“地质CT机”,其超宽频带(1.5Hz-160Hz)使探测深度突破万米,低频波可穿透深地复杂构造。超高效混叠采集技术和配套的G3iHD地震仪解决海量数据传输难题,极大地提高采集效率和数据质量。

作为技术体系的“智慧中枢”,东方物探自主研发全国首套大型地震数据处理解释一体化GeoEast软件,其地震资料智能解析功能助力鄂尔多斯盆地发现十亿吨级页岩油田和我国首口万米科探井“深地塔科1井”顺利实施。这套被誉为物探“中国芯”的自主平台,正持续解码地球深部的能量密码。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70%的油气资源埋藏于地表复杂、构造复杂的“双复杂”区域。多年来,东方物探以“两宽一高”技术屡创奇迹。在塔里木盆地,穿透8000米巨厚盐层锁定10亿吨级油田;在四川盆地,精准定位万亿立方米级页岩气藏;在鄂尔多斯,勘探分辨率从“黑白时代”跃升至“高清时代”,让十亿吨级页岩油藏一览无余。

“两宽一高”技术不仅服务国内,更在国际市场大放异彩。在科威特完成全球最大接收道数三维勘探项目,在阿曼创造5.49万炮全球最高日效纪录。“两宽一高”实现大规模应用,覆盖国内外18个国家43家油公司,应用项目456个,面积近34万平方千米。打造多个共建“一带一路”油气合作示范工程,提升我国油气物探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的。2003年1月,300余人的研发团队历时19个月持续攻关,成功研发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处理解释一体化软件GeoEast。如今,历经20多年迭代升级,GeoEast软件更新到4.0版本,整体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已经成为全球三大主流物探软件之一。

东方物探正加速技术迭代,“两宽一高”技术将广泛应用于煤田地质、工程地质、地热勘探、城市地下空间等领域。未来,东方物探将以“两宽一高”为支点,推动物探技术向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全球能源勘探贡献更多物探领域的专业力量。


(东方物探供稿)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