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二部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二班女工余晓燕
余晓燕是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炼油二部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二班一名女工,公司“十佳”员工和“青年岗位能手”。她仅用4年时间,从一名普通操作工成长为高级技师,成为各类技能大赛的“常客”并频频获奖。她凭借扎实的技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各类安全隐患。她爱学习、肯钻研,帮助徒弟岗位成才,成为同事口中的“六边形女战士”。
在同事眼中,余晓燕特别严谨。近年来,她参与车间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资料的编写、车间操作卡的修订,还参与公司初、中、高级以及技师实操题库的编写。每一套题库中的练习题,她都要翻阅大量专业书籍和行业标准等参考资料,涉及流程中的关键参数她都要反复推敲细节。她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仔细设计每一道题目,确保答案贴近实际操作场景,具有准确性和严谨性,达到员工真正掌握技能的目的。
在徒弟眼中,余晓燕近乎全能。近年来,班组分配的新员工都是她的徒弟,为了让徒弟早日“出师”,余晓燕为每个人“量身定制”培训计划。她常常带着徒弟穿梭在错综复杂的工艺管线和设备之间,“这是原料管线,特别要注意观察压力和温度的变化。这是分馏塔,要学会观察液位和温度。”在DCS前,余晓燕给徒弟示范如何调控参数。“这个压力值要特别注意,如果超过警戒线,就要立即采取措施,通过调整参数将风险降到最低。”
作为余晓燕的“得意门生”,阿比德和李璟跟着师傅经历数次装置应急,技能大步提升。2024年,李璟备战技师考核,余晓燕将自己考技师的经验毫无保留传授于她,手把手教李璟仿真和开停工实操,李璟顺利取得技师资格。今年年初,阿比德考内操,余晓燕改变以往培训方式,让阿比德全程自己动手调整参数,按照师傅的要求,阿比德将参数控制在理想值,还达到降本增效的目标。
在领导眼中,余晓燕很有个性。作为班组职教员,2024年年底,余晓燕另辟蹊径,开启“每班一练”模式。白班夜班员工都要经她一考,她出的考试题涉及产品质量的工艺参数指标、系统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她说,每日题目不求多,几个参数反复默写,员工就能入脑入心。同时她还见缝插针开展“五分钟培训”,现在班组员工对A级指标的参数了如指掌。
在丈夫眼中,余晓燕十分贴心。丈夫李茂林是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高级工程师,夫妻俩在家聊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安全生产,俩人分别从安全角度和操作角度分析装置应急案例,探讨如何规避装置波动风险。为此,余晓燕还为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即拥有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心理咨询师资质。李茂林是公司大集中ERP项目组的一员,年初以来忙于项目冲刺,夫妻俩见面的时间不多,孩子的生活和学习都由妻子照顾。余晓燕十分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工作,没有一丝怨言,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一个合格的贤内助。
余晓燕是班组工会小组长,她特别关注90后和00后员工的身心健康,像老大姐般在工作和生活中帮助和爱护他们,为他们答疑解惑,年轻员工称她为“暖心的大姐姐”。她积极组织班员开展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为班组营造和谐氛围。
“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便是非凡。”余晓燕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