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油田党委将党建工作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绿色转型全过程,让红色基因在奋进高质量发展中迸发出强劲脉动
党员骨干生产建设打先锋。
党员突击队攻坚啃硬冲在前。
吉林油田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牢政治方向。
近年来,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强“根”固“魂”作用,锚定“三分天下”战略布局,将党建工作有机融入生产经营、改革创新、绿色转型全过程,以“双扭亏”为起点,以“双盈利”为突破口,走出一条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特色发展之路。
党建做实就是生产力,做强就是竞争力,做细就是凝聚力。这是吉林油田党委的共识。面对资源劣质化加剧、能源转型压力增大的现实挑战,该公司党委以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为抓手,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关于能源安全与“双碳”战略的决策部署作为谋划发展的根本遵循,锚定油、气、新能源“三分天下”战略布局,推动传统油气业务与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该公司党委牵头成立战略推进专班,将“三年一盘棋”目标层层分解至基层单位,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机制。2024年发布的《业绩考核指导意见》创新引入提质增效贡献奖、外闯市场收入奖励系数等激励机制,将党建考核结果与生产经营指标双向挂钩,形成“业绩定基数、党建定系数”的联动模式。
该公司党委将新能源业务列为“一把手工程”,领导班子带头攻关重点项目。昂格55万千瓦风电项目仅用1年时间实现并网,年发电能力突破16亿千瓦时;新立Ⅲ区块零碳示范区通过风光发电、井筒取热等技术集成,实现年发绿电突破210万千瓦时、减碳8000吨,并产出我国首桶“零碳原油”;落地印尼的首个CCUS国际项目,将吉林油田的“绿色技术”推向世界舞台。
该公司党委坚持“支部建在项目上、党旗插在一线上”,将基层党组织打造成攻坚克难的战斗堡垒。2月中旬,一场覆盖油气上产、开发管理、地面建设、生产保障等领域的劳动竞赛在吉林油田如火如荼地展开。竞赛过程中,党员干部带头冲锋,推动一季度主体工作量超计划完成,为完成全年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松南老区资源劣质化困局,该公司党委组建25支党员科研突击队,攻关SEC储采平衡、CCUS混相驱等关键技术。2024年,油田实施“大平台调整+新能源融合”模式,老区自然递减率同比降低0.3%,采收率同比提高0.2%。CCUS项目注汽量与日俱增,驱动油井日产油量翻番,实现埋碳增效。
该公司党委推行“党建+成本管控”模式,机关党支部与基层站队结对子,开展“全员创效金点子”征集活动。2024年,公司投资管控奖、控投降本专项奖等制度落地实施,推动项目投资实现结余;通过数字化升级,新立大井丛系统实现120口井集约化管控,新井日产油超设计120%,人工效率提升30%。
该公司党委将人才强企工程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构建“一十百千”人才梯队,即建设一支梯次合理的领导干部队伍、选聘“十大领军人才”、打造“百支创新团队”、培养“千人接替预备队”,为奋进高质量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近年来,该公司建成3个集团公司级、8个厂院级技能专家工作室,近3年培养技能专家600余人、技术骨干1700余人。以“CCUS采油井智能管控技术研究”为代表的7个项目在集团公司创新大赛中斩获佳绩,解决生产难题298项,累计创效超亿元;创新“双导师制”培养体系,通过“4个阶段、10项举措”,为新员工量身定制成长路径。2024年累计培训3.2万人次,一线员工技能短板加速补齐。
该公司党委打破论资排辈陈规,突出“专业匹配度”和“基层历练”导向,选拔35名年轻干部进入关键岗位。在川南天然气会战中,90后技术员李浩带领团队攻克页岩气开发难题,推动区块产量突破6亿立方米,成为“青年党员先锋岗”建功新时代的生动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