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大庆油田采油四厂“女子采油队”的转型发展之道
新时期北六队效益型班组女工巡检途中。
北六队党支部组织专题党课,打造红色网格化班组。
数智化升级改造后中控室员工在监控指挥生产现场。
2024年12月30日,笔者踏雪走进大庆油田长垣老区首家无人值守转油站——第四采油厂第一作业区北六队转油站,偌大的站内一台台机泵在轰鸣欢唱。
北六队,前身就是上世纪70年代大庆油田的第一支女子采油队。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铁姑娘”,用10年艰苦奋斗累计生产原油462.3万吨,创造出自制修井机、人拉肩扛运钻机到3里外的井场,并奋战五天五夜完成修井任务的光荣历史,荣膺黑龙江省先进集体、石油部“高产稳产标杆采油队”等多项殊荣,是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老字号”。
“老字号”何以焕发新光彩?新时期,北六队紧握“女子采油队”的接力棒,聚力打造红色北六、稳产北六、数智北六、效益北六、平安北六、幸福北六。通过传唱《女子采油队之歌》、重走七十年代巡井路等特色活动,赓续传统,转型发展,不断增强女子采油队传统的感召力,形成吃苦奉献意识不能变、严细认真作风不能变、勤学苦练传统不能变、奋发实干精神不能变的“四个不变”新队风,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焕新启航”。该队曾荣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中国石油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
坚持党旗领航——打造红色网格化班组。新时期北六队自觉对标当年女子采油队,主动融入大庆油田党委开展的红色网格治理“举旗工程”,创新提出班子“三务三要”工作标准、支委“四个相互”协作要求,开展党员“三亮三赛两争当”亮牌行动,持续建强基本组织、基本制度、基本队伍,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班组的发展优势。北六队将班组划分为3个“小网格”,将工作落到“小网格”内,并建立“四级联动”运行机制、“红袖标”监督机制、“雷达图”考评机制,构建形成“上下贯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格治理体系,运用网格来锁定人的“责、权、利”,确保“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责”。两年来,依托红色网格治理体系,及时处理生产故障236次,发现治理安全隐患128项,有效解决生产难题200余项,为圆满完成各项任务提供坚强保障,其经验做法被收录于《大庆油田红色网格治理模式基层案例集》。
勇担兴油使命——打造效益型稳产班组。从1970年建队以来,女子采油队的“铁姑娘”们和新时期北六人顽强拼搏、接续奋斗,累计生产原油1238万吨,为原油持续稳产做出积极贡献。2021年至今,北六队连续三年被评为油田公司效益型金牌班组。目前,班组数字化注水井流量计、控制器和计量间流量计均实现自主维修,50%的仪表故障也能自行处理,每年可减少维修费用近百万元。
抢抓时代机遇——打造数智化先锋班组。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北六队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紧跟厂“天眼—数控—地模”战略体和智慧油田总体布局,推进基础设施升级、数字技术应用、自主维护保障,打造集数据自动采集、井站可视巡检、故障实时诊断和参数智能调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最强大脑”,建成全厂首家整装数字化注采班组和长垣老区范围内的第一家无人值守转油站、数智化先锋班组。
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北六队积极改革发展,将原有架构重新划分为巡检、中控、运维、保障四个管理单元,在全厂率先达到“结构简、人员精、效率高”,推动班组由“传统粗放型”向“现代集约型”跃升,实现管理全方位提档升级。同时,北六队在确保设备健康运行的基础上,追求“参数最优、指标最优、能耗最低”,依托远程调控功能,实时调节单井和计量间的运行参数,平均每月节约电量1235.4千瓦时、节约天然气1.1万立方米。
底气在“老”,出路在“新”。截至2024年底,北六队累计安全生产超过1.95万天。创建队以来年年超产、管理指标项项全优、安全生产“零”事故、队伍零违纪违法等新业绩,成为全厂首个整装数字化注采班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