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新兴物探经理部239队
采用“最小面积作业法”钻井作业。
绿色勘探,和谐共进。
在凤梨地测量施工。
11月上旬,在海南岛施工的中国石油东方物探新兴物探经理部239队钻工们正在一个个钻机前忙碌,汗水挥洒,动作却娴熟麻利。
该队此次施工采用的钻机与以往不一样,有一些“改良”。
该队遵循东方物探提质增效、绿色勘探总要求,践行保护绿色海岛行动,积极应对工区内发育多套火成岩的地质条件,部分工区采用“风钻+水钻”方式施工作业。
风钻即空气钻,通常针对较粗的砂岩或者玄武岩,机身可拆解为几块,有三个主机、一个操作台,两个空压机。在钻井过程中,动力头进气体,冲击器将产生的尘土吹出钻井口,接着再向下钻。水钻针对胶泥、软的砂岩,体积大较为笨重,钻井时用刮刀向下搅,过程中注水循环排出产生的泥浆。
工期内岩性分布非常不均匀,“软、硬交织”,针对含水量大的泥沙,用风钻往往吹不出来,他们将风钻“改装”一部分,将空压机改成水泵,以风钻为主体的同时兼有水钻的功能,形成“风钻+水钻”模式,适用性更广,更加适应复杂地形,减少频繁更换钻机的时间、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据该队指导员介绍,他们在1002线2206.5点进行对比实验,运用风钻相比水钻运行效率提高15%。因为风钻比水钻体积小,大幅减少运输、更换设备过程中对周围植物、农作物的破坏,每个钻机能够减少约2平方米,有效保护植被环境、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