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涩北气田建成国内最大集中气举工艺应用区
一季度,中国石油青海油田涩北气田充分发挥科技攻关效应,综合递减率始终控制在10%左右。据悉,青海油田年产气量保持在50亿立方米以上已持续稳产12年。今年,青海油田直面后备储量不足、边水水侵加剧、低压低产井增多等开发顽疾,已开发27年的涩北气田在科技攻关上做文章,打造疏松砂岩气田高效开发典范。
精准剖析,深挖气藏潜力。青海油田持续开展涩北气田精细描述工作,实现地质研究三维可视化;把握动态规律,定期进行数值模拟追踪,实现动态分析与数值模拟相结合。持续开展储量挖潜试气评价工作,最大限度识别潜力层、解放可疑层,坚定信心,持续推进老区储量挖潜工作。
效益建产,高效开发添动力。青海油田在产能建设上严把源头设计效益关,创新管理载体,强化过程管控,形成以减少层间干扰、提高储量动用为主的细分层系开发技术,以减缓边水侵入为主的顶密边疏优化布井开发技术,以提高单井产量为主的优质储层水平井开发技术,累计建产104亿立方米,优质产能有力保障气田50亿立方米持续稳产。
科技创新,提升气藏开发效益。青海油田编制并下发4个实施细则、4个管理制度、14个技术规范,使气田开发管理流程化、规范化、精细化。及时解剖气田开发矛盾,制定从地下—井筒—地面、从井位部署—钻井—生产等一揽子开发技术对策,明确涩北气田开发规模、开发方式、开发步骤等重大问题。建立涩北气田独有的均衡采气技术,形成分区控水、藏内排水、藏外强排综合治水技术;围绕“治水、治砂、解堵,储保”等开发难点,形成7项适应疏松砂岩气藏开发的配套采气工艺技术,年平均措施产量在6亿立方米以上。主体治砂技术由被动防砂拓展到主动解水锁、差气层改造等领域,年措施增气1亿立方米以上。形成以“总站取气增压、小站分区配气、单井连续气举”为工艺特点的集中增压气举技术,建成国内最大的集中气举工艺应用区,累计增产气13.75亿立方米。初步形成疏松砂岩气藏高效、低成本解堵增渗工艺体系,减少压裂解堵工作量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