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油气生产服务中心外部市场负压采气项目组
10月18日,中石油吐哈油田公司油气生产服务中心外部市场负压采气项目组成员潘险峰绕过崎岖的山间小路,前往位于泸州的浙江油田黄金坝作业区H7平台,开始检查投产不久的负压采气装置。
10月的四川泸州,秋景美如画,大山里的石油场站与美丽乡村融为一体,遍地醉人心脾。5台吐哈负压采气装置正全力采收页岩气,耕耘、坚守、收获的画面与浓浓秋色构成最美“丰景”。今天,潘险峰要对负压采气装置运行参数与页岩气最优稳产的装置匹配性试验再复核。
为获取第一手资料,潘险峰将装置运行参数调整分为多个阶段。每隔半小时,他详细纪录装置和井口的关键参数;每隔2小时,按照划分的阶段,他及时调整装置的运行参数,力求用最好的工况实现稳产增产的最佳采气效果。
四川盆地拥有我国最大的页岩气生产基地,但深埋于地下“磨刀石”中的页岩气开采难度难于“蜀道上青天”,因此也成为国内外各种页岩气开采技术的主战场。
2023年,该中心持续加强负压采气技术研究,深耕天然气增产主战场,成功中标浙江油田页岩气负压抽吸排采项目,获得浙江油田西南采气厂负压采气装置提供和技术服务工作量,外部市场实现新的突破。
作为项目负责人,潘险峰深知这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每天除了确保5台负压采气装置正常运转外,他还要不断地探索页岩气负压开采规律,让复杂工况下的地下天然气能够顺利举升至地面。
针对页岩气井产量低、递减快、阶段采出程度低等问题,项目组创新设计,实施多井轮巡间歇负压采气工艺技术,实现场站“一机多带”高效生产,有效盘活低效井、低产积液井产能,实现低成本高效开采。
新技术实现页岩气井有效排液,但排液过程液量大,超出装置处理量。针对这一问题,潘险峰和同事持续开展工艺技术攻关,优化改造装置气液分离系统,实现大液量条件下的天然气增压混输外输,有效解决负压见效后大液量无法处理难题。
浙江油田西南采气场应用吐哈负压采气技术后,有效支撑页岩气连续规模稳产,实现产量、采收率双提升,负压降压排采已成为这个厂天然气增产的有效技术手段。
目前,云山坝、黄金坝、紫金坝3个作业区5台负压采气装置日增产天然气约3.4万立方米,每天可满足约7万户家庭的用气需求。
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技术服务,使吐哈负压品牌获得用户认可,在浙江油田131项工程服务项目中,该中心外部市场项目组获得2023年度浙江油田优秀承包商和优秀承包商员工称号。
气温在一天天的降低,在冬季保供来临前,潘险峰和同事们按照“应检尽检”原则,力争在入冬前完成所有设备的保养维修工作,为冬季天然气稳定供应创造良好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