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七月十五 午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潜心练就“绣花”功

——记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管具与井控公司下套管中心作业小队


b7c21291-a103-4266-97a6-a105b57c06e5_middle.jpg

下套管作业小队队员进行液压套管钳保养。


“咱们这是张飞绣花——粗中有细啊!”这是中国石油渤海钻探管具与井控公司下套管中心作业小队队员经常自嘲的一句话。

该中心作业小队肩负保障渤海钻探在大港油区的所有钻井队下套管施工任务。无论面对严寒酷暑还是风霜雨雪,队员们始终做到:随叫随到,24小时全天候保障钻井生产。

9月5日,在大港油区某钻井现场,面对大风造成的套管摆动太大难以上扣的情况,队长张强在游车上系了一根绳子。他时不时地拉拽套管,保持天车、游车、井口处于同一条直线上,队员温雨辰则抓住套管经过中间位置的瞬间,迅速操作套管钳上扣。这一系列操作犹如在“铁疙瘩”上“绣花”,不仅需要眼疾手快,而且需要有丰富的现场经验。

说起穿针引线、绣花打结,您肯定不陌生。但是,您很难想象,井下几千米长的套管串在套管钳的“穿针引线”下,要做到根根套管之间保持良好的密封性,队长张强从事的就是这样的工作。

“上扣扭矩大了会挤瘪套管,小了会造成密封性不好。我们的工作就是让每根套管之间达到最佳扭矩值,丝毫不差。以前,下套管要看压力表,现在有了扭矩仪,更加精确和安全。别看操作简单,却不是谁都能胜任的,需要胆大心细,不断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即便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今天,国内外所有的下套管作业,仍然需要手工操作。这可是机器人替代不了的!”张强介绍。

作为下套管作业的带头人,张强的心细是出了名的。担任班组长10多年来,他把在现场遇到的突发情况都详细记录下来,就像“错题本”一样,光是记录本就有厚厚的十几本。平时一有时间,张强就向老师傅请教下套管技巧。和这些“铁疙瘩”打交道,不仅要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练好“绣花”功夫,用心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

班前会上分享一点业务小知识,在技术理论上“补钙”;每周组织一次小比武,在操作上练兵;新人进班组、新任务出现场,都会指定“师带徒”……不只是张强,小队内的成员在他的带领下潜心练就“绣花”功。


(李欣宇)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