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装置首次大检修综述
6月27日,在陕西省榆林市毛乌素沙漠深处的中国石油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装置现场,3万吨/年丁烯-1装置完成设备向工艺界面的交接,标志着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装置首次大检修完成所有装置检修任务,向装置开车一次成功发起总攻。
该公司乙烷制乙烯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国家乙烷裂解制乙烯示范工程,是中国石油落实减油增化、实现转型升级的重点工程,也是中国石油“十四五”时期建成投产的第一套大型炼化项目。项目于2021年8月投料开车并生产出合格产品,已安全运行近3年。今年5月30日,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装置率先停工,拉开此次大检修的帷幕。随后,80万吨/年乙烯、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3万吨/年丁烯-1(己烯-1)灵活切换装置依次停工,进入检修状态。
安全是装置大检修的底线。检修高峰期,每日进出装置区的相关人员达3000余人,潜在的人身安全风险非常大。该公司严把人员安全入口关,制定大检修外来人员入厂教育管控流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对外来人员进行入厂安全教育。同时,举办专项安全培训班,对参与检修的600多名网格区长、属地监护人、作业审批人、施工单位监护人进行专项培训。与19家主修单位签订安全协议书,将安全检修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该公司突出绿色低碳主旋律,严格遵循中国石油《炼化企业检维修污染防控管理规范》,加强“三废”管理,力争实现“油不落地、气不上天、声不扰民、固废全覆盖”目标。此次大检修涉及11套装置,检修项目达661项,另有脱瓶颈改造项目12项。主要以“龙头”装置80万吨/年乙烯装置的“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丙烯压缩机以及40万吨/年全密度聚乙烯、40万吨/年高密度聚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检修为主线展开,需要对以上装置的关键机组进行解体,检查叶轮、轴瓦、密封、壳体等配件的状况,并根据磨损程度进行更换或修复。
本次大检修筹备工作早在2022年10月就全面展开。该公司成立大检修指挥部,组建6个管理专班,先后组织召开各类专业讨论会议100余场,制定53个专项方案,实现大检修工作“底数清、标准清、进度清、责任清”。
在装置停工交出阶段,该公司强化持卡作业、能量隔离、界面交接以及环保管控,以“一装置一方案”为原则,认真落实10套停工方案,推行停工操作步步确认制,促进装置平稳停工。将分析数据100%合格作为界面交接的必要条件,组织人员对工艺处置过程及打开的设备进行化验分析,确认设备无风险后再交给检修单位。公司派遣17名检维修专家支援榆林公司检修工作,并组织青年突击队集中攻坚“急难险重”任务。在检修前召开动员会,向参加大检修相关单位授旗。公司领导多次从兰州赶到榆林,深入检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慰问检修人员,鼓舞士气,促进各阶段任务目标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