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六月十九 丑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人生的蜕变之旅

——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工艺技术所高级工程师朱英杰


“两娃”保妈的蜕变之旅图二.jpg

朱英杰是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重庆气矿工艺技术所高级工程师。多年来,她从无名小卒成长为气矿劳模,在巴渝气田上践行着措施增气的初心,为老井挖潜增效贡献巾帼力量。

为准确“把脉”气井,她把气井生产数据变化细致到每五分钟、十分钟,对地层、井筒、地面因素逐一排查,做到技术性与经济性双赢。天东55井等气井在她的呵护下,产量从0恢复至1万方,稳定生产6年,增气4800万方。 

2018年,行业内首次尝试将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到泡沫排水采气工艺。初次面对特征工程、决策树、大数据建模等专业名词,她一个个的通话记录,熟悉一连串陌生名词,破解采气工艺专业融入大数据分析的难题。在天东18井等4口井的应用中,产量节节攀升,年增气200万方。她主导的深井柱塞排水采气工艺技术先后在20余口井应用,增气上亿方。先后完成股份公司项目30余项,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应用协会各级奖项8项,授权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20余篇。

面临气矿目前上产稳产关键期,老井挖潜工作量繁琐、页岩气排水采气需更细化,采气工艺智能化推进进程紧迫,恰逢采气工艺人力紧缺,跨专业人员较多,朱英杰挑起这个担子。采气工艺计算、异常井分析、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一遍遍不厌其烦给新同事讲解。科研项目修改、数据计算再三核对、汇报材料讨论等,是她经常给同事“开小灶”的缩影。她力争对每口井分析反复斟酌做到心里有底有数。

困难和磨砺,唤醒潜藏的勇气和智慧。朱英杰的人生蜕变是万千石油女性蓬勃向上,超越自我的真实写照。


(李传富 郑钦文)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