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闰六月十七 巳时
其他新闻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克拉玛依新闻
新疆油田压裂引效技术持续助力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开发效果提升

5月21日获悉,新疆油田采用压裂引效技术开展试验的8口井均由低产低能转变为明显见效生产特征,阶段增产原油10370吨,日产油量22吨,措施效果明显。

据悉,八区530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区为典型砾岩低渗油藏,具有强非均质性、强水敏性等特征,注气开发以来,部分井表现不见效益特征,生产效果较差。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科研人员经过大量技术调研、缜密论证,提出小规模压裂引效技术思路改善注采井间连通关系,并开展现场试验。自2021年以来,八区530试验区内共完成8口生产井小规模压裂引效试验。科研人员持续跟踪生产动态,定期赴现场取样测试分析,严密监测产出气液组分变化情况,建立跟踪分析台账,措施效果显著。

为支撑新疆油田二氧化碳驱重大试验进展,充分发挥八区530二氧化碳驱先导试验区潜力,该院联合勘探开发研究院、采油二厂、应急抢险救援中心,在综合评价注采井连通特征、剩余油分布、地层能量等基础上,系统开展选井及技术方案,顺利完成今年第二口小规模压裂解堵措施井80582井施工,当前压裂液返排完待转抽生产。今年计划开展5口,目前已完成2口。

目前,该院科研人员持续做好措施井后续效果跟踪和分析评价,系统总结经验及认识,做好后续井方案研究,为提升八区530二氧化碳驱试验区开发效果做好工程技术支撑。


(王瑞 高迎春)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