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七月廿五 卯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科技创新注活力

——新疆油田准东采油厂火烧山油田“枯枝发新芽”产量箭头向上 踏上再上产之旅


火烧山油田一线员工保养设备。 蔡铭 摄

火烧山作业区首口井压裂。岳琴 摄

准东采油厂注水治理施工现场。


新疆油田火烧山油田是准噶尔盆地东部发现的第一个百万吨级的油田,也是准东采油厂最早开发的油田,该油田属典型的复杂裂缝性特低渗砂岩油藏,开采难度极大,一直被视为是国内外难开发、难管理的“世界级难题油田”。40年来,火烧山油田经历产能建设、含水快速上升、综合治理、精细开发四个阶段。  

火烧山油田是一个被裂缝复杂化了的层状低—特低渗透砂岩油田,结构的复杂性使人们对该油藏基础研究和认识始终较浅,无法更深入、更有效的开展油田措施。自火烧山油田进入精细开发阶段以来,科研人员积极采用井震结合单砂体精细刻画等技术,持续多年深化对火烧山油田储层、裂缝、油藏剖面图等的描述,研究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高效挖掘每一滴剩余油。通过建立精细的地质模型,为后续完善注采对应和精细注水调控工作找好方向,有效控制了油藏递减,重拾了火烧山油田的开发效益,使得老油田油藏基础研究获得重要进展。

目前火烧山油田实现规模增储,各项重要指标稳中向好。“由粗到细”的转变让火烧山油田油藏自然递减率、综合递减率由2019年的6.8%、4.3%降至4.8%、0.7%,实现规模增储,进一步夯实油田稳产基础,发挥出老油田“压舱石”作用。

火烧山油田开发以来,科研人员狠抓精细注水这一核心工作,针对四套开发层系,逐层开展开采技术政策界限研究,分层分区精细调控注水强度,同时不断更新迭代调剖技术,形成与油藏特点相配伍的调剖堵剂组合体系,制定以PI决策为基础的分区整体调剖技术、调剖与分层注水相结合的分层调剖技术、调剖与注采政策相结合的注水调控技术,多项“硬核”技术并举,助力老油田采收率提高。

近几年,火烧山油田实施精细调水2.9万井次,阶段调整水量343.9万方,实施调剖612井次,通过精细注水,增油效果大幅提高,2022年增油量较2017年提高近两倍。从过去的“不能注水、不敢注水”实现“精细注水、有效注水”,改善火烧山油田的水驱状况,压力保持程度稳定在95%左右,水驱储量控制程度稳定在90%左右,老井含水上升率控制在2%以内,油藏开发指标稳步向好,实现老油田开发效益再上台阶。

如今,已开发40年的老油田一跃成为准东采油厂原油上产的主力军。通过综合考评开发及效益指标排名,火烧山油田荣获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高效开发油田”荣誉称号,该厂勘探开发研究所荣获2022年度“新疆油田公司先进集体”。

从难开发、难管理到目前的产量箭头向上,该厂勘探开发研究所探索出一套精细治理复杂油藏的方法和有效模式,一次又一次突破老油田产量“天花板”,让老油田“枯枝发新芽”,为新疆油田改善老油田开发效益提供重要的实践经验和可供借鉴的决策依据。


(唐萌 张春燕 陈婧)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