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获悉,大庆油田2023年新获取风光发电指标384万千瓦,完成年计划的175%;新获取地热供暖指标186万平方米,完成年计划的186%;新增新能源装机规模43.6万千瓦,较2022年增长169%;在运新能源发电项目装机规模21.59万千瓦,预计全年发电量可达3.88亿千瓦时。新能源指标获取任务超额完成、生产指标大幅提升、降本增效成果显著,全油田像抓油气业务一样抓新能源,硕果盈枝。
2023年,大庆油田积极贯彻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紧密围绕抓好“三件大事”战略部署,锚定“一稳三增两提升”奋斗目标,以“效益优先、内外并举、提质提速、依法合规”为根本遵循,统筹推进新能源管理体系建设、风光发电并网指标获取、示范工程落地实施、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努力开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大庆油田通过持续完善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理顺管理流程、建设人才队伍,新能源业务保障能力实现新提升。特别是在新能源人才队伍体系完善过程中综合运用技术论坛、专题讲座、培训、座谈、调研等方式,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加快补齐人才短板,油田完全“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管理”新能源项目占比超过90%。
在项目建设上,大庆油田进一步强化前期工作管理,提升专业能力水平,加强重点工程建设,推行精细运维管理,健全QHSE管理体系,项目建设展现出新速度,全年新建风光电项目42.3万千瓦,项目规模较2022年提高16倍,实现项目建设“零起步”到“快增长”的根本性跨越。充分发挥资源、渠道、技术等优势,先后与广西、绥化、牡丹江、五大连池等多个地区政府建立良好沟通平台,成功签订战略协议5份,储备风光开发项目规模达2000万千瓦。
大庆油田全力打造喇嘛甸油田低碳示范区,以“风、光、热、储、氢”多能互补为路径,分三期规划实施,其中一期工程全面启动,新能源装机25.6万千瓦,并同步开展智能微电网、绿电制氢、地热、再电气化等现场试验;朝阳U型井地热供暖试验创新开展,形成了“千米穿针”“数值模拟”等一系列技术经验,打造国内岩层硬度最大、穿行水平段最长、水平段温度最高和对接精度最高的中国石油首对U型井精品工程,建立中深层钻完井技术体系,为岩热型地热资源有效动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2024年,大庆油田将以全面建成百万千瓦级低碳油气生产基地为目标,以持续推进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为原则,全力推进指标获取转化和重点项目建设,集中力量实施科技攻关,持续优化业务管理体系,为“十四五”末建成千万千瓦级大基地奠定基础,奋力走出一条具有大庆油田特色的绿色转型发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