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十月初三 辰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敢为人先勇攻坚

——记大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无人机项目经理部平台开发组组长张学冬


728cbfa2-ed98-40dd-bf16-a36021cc4835.jpg

大庆油田第四届“油田工匠”、大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无人机项目经理部平台开发组组长张学冬致力于无人机业务的拓展,多年来,他创新研发的20余项相关技术,使大庆油田无人机业务处于国内一流水平,为油田数智化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他领衔的“张学冬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带领技术创新团队开展大庆油田信息化建设项目,建成中国石油首个无人机管理和服务平台,该平台为大庆油田33家单位提供飞行技术服务,提升工作效率近四倍,为油田生产排查隐患2000余处、查出三违现象300余起,累计节约资金近千万元。

匠心源于热爱,成于至臻。在澎湃汹涌的信息技术发展浪潮中,张学冬因热爱而求索,敢为人先,敢于攻坚,开创国内油气田企业大规模自主研发使用无人机技术平台的先河,为大庆油田数字化转型开辟空中战场。

“与无人机结缘始于2019年。如今,这项技术已经成为油田天地一体化数字空间以及立体化智慧油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学冬说:“最初我的工作主要就是做方案,研究无人机应该怎么飞,如何满足服务需求。”

2019年,大庆油田数智技术公司紧盯油田信息化建设,组建无人机项目经理部,张学冬成为首批成员。面对新业务和全新的技术,张学冬如饥似渴、潜心钻研。

从软件开发到电子电路,从3D打印到测绘测量,从航拍摄影到飞行技巧……张学冬碰到什么学什么,他说搞技术钻研最重要。外出执行飞行任务,从早忙到晚,一出去就是一个月,他表示这是干事业的责任心。跟一线员工沟通做需求调查,组织参与近百次交流会,收集生产难题200余项,他深深的认识到面对新领域就得具备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

海量的积累带来质的飞跃,三年多来,张学冬编排优化无人机飞行任务方案及数据处理流程40套,制定油气田专业场景飞行规范15个,开创国内油气田企业自主研发使用无人机技术的先河。

创新团队设计开发的“大庆油田无人机管理与服务平台”是给无人机“千里眼”装上一个“智慧大脑”。如今,该平台已进入二代发展阶段,主要解决“飞不过来”和“看不过去”等问题。该平台自上线运行以来,充分发挥自动化调度职能,大大提升工作效率,为油田生产排查隐患、查出三违现象节约大量资金和时间。

目前,在二代平台发展的同时,张学冬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始探索各种探测器的应用,激光甲烷气体探测器能够有效探测天然气泄露,搭载6通道摄像头的多光谱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探测地面物质成分,上述是他们正在攻关的课题。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油田建设插上飞翔的翅膀。张学冬和他的无人机团队展翼翱翔万里长空,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梦想。


(张云普 毕翔宇)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