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获悉,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稀油开发区今年实施水平井气液补能13口、直井注液补能38口,目前开井49口,日增油水平63.5吨,阶段增油超0.6万吨,上述措施的成功实施为乌夏稀油低产低能油井增能提产指明新方向。
今年,该作业区科研人员立足开发矛盾,积极寻找解决对策,围绕“能量”这一核心命题,积极探索并提出低产低能油井补能技术。该技术改变以往油水井传统能量补给类型,由他井能量传递转变为自身能量补给,主要增产机理是通过注水或注气制造局部压力场,快速补充地层能量,提高地层驱替能力,同时注入表面活性剂,降低渗流阻力、加速渗析置换,充分挖掘单井剩余油。
与此同时,该作业区利用数模技术结合油井生产亏空情况,设计合理的注入量、注入速度等施工参数,按照试验先行、分批实施、逐步推广原则,先后在夏35、风南4井区实施水平井气液补能13口,实施后单井产液水平对比提升12.5吨,产油水平提升2.3吨。同时,在乌33、乌36、夏18等六个油藏实施直井注液补能38口,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水平0.9吨,首口试验井WD4021井实现阶段增油453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