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六月廿四 巳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梦想在腾飞

——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井下作业QC小组”质量创新侧记


a6019540-47d2-4532-b1a1-60efea5ab2ad.jpg

11月15日一大早,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井下作业QC小组”趁着雪后的晴朗天气,前往井下作业现场,拉开攻关新课题“油管螺纹密封脂涂抹工具的研制”的帷幕。“新型工具研制成功后,简化油管密封脂弹夹更换程序,缩短更换时间,给力!”组长王志贤兴高采烈。

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井下作业QC小组”成立于2012年6月。11年勤耕不辍,11年创新发展,他们获得中国石油优秀QC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2项,黑龙江省优秀QC成果一等奖2项等诸多殊荣。

回忆小组成立之初,负责人王志贤说:“我们十几名生产技术骨干聚集到一起,在完成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坚守‘持续改进在路上,质量至上在心中’的准则,立足于井下作业生产一线,坚持不懈地开展质量改进工作。”

2020年初,小组成员到井下作业现场调研时,发现检泵起出的油管内壁附着很多油蜡,如果用常规的蒸汽清洗方法在地面逐根清洗,不仅操作过程复杂,而且容易污染环境。针对这一情况,“井下作业QC小组”开展专项课题研究。5个多月后,当他们信心满满地带着新型装置来到井上试验时,一线员工却纷纷给出“差评”——研究方向没有错,但实用性有待提高。因为存在遇阻问题,这个新型装置的运行效率并不高。

一次,在通勤途中,王志贤突发灵感,想到在智慧芽数据库曾经检索到的一种螺旋式管道除垢装置。由于身边没有纸笔,他在布满哈气的车窗上勾画下设计图形,然后用手机拍摄下自己的构想。终于,螺旋式油管内壁在线刮蜡装置的研制思路在那一刻打开了。

从井上回来后,小组成员聚在一起复盘,按照王志贤提出的将油管内壁清洗由地面转移到井筒内的思路,大家迅速行动。小组核心成员刘勇负责机械制图和工具设计,大庆油田QC诊断师张兆欣负责程序把关和成果材料翻译,负责装置结构创新工作的于海山更是不辞辛苦,7次赴吉林油田调研检泵作业工艺。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小组研制出新装置——螺旋式油管内壁在线刮蜡装置。

该装置能一次性完成全井油管的内壁刮蜡、清洗和污油水回收回注任务。使用该装置能使油管内壁油蜡厚度达到小于2毫米的标准,油管内壁清洗时间由480分钟缩短到235分钟,大大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在第48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上,该项QC成果摘得中文组金奖。

为备战第48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会议,“井下作业QC小组”自费购买《跟着审查员学检索》等检索书籍,自学专利检索分析师初级和中级课程。同时,自费参加国家知识产权局组织的专利检索分析报告撰写能力培训班,系统学习专利检索分析方面的知识。

技术创新,质量改进,大庆油田采油八厂“井下作业QC小组”步履铿锵。


(袁晓冰 张济麟)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