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获悉,新疆油田在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湾构造带重点超深井天湾2井开展的二开22.5寸井眼、2370米巨厚砾石层提速试验圆满成功,标志着新疆油田在超大尺寸、巨厚砾石层钻井提速方面取得突破,该突破为山前复杂构造砾石层钻井提速方面开辟新的思路和方向,对9000米级南缘超深井提速提效和进军万米特深层油气勘探提供强力的技术储备。
该项试验采用“新型特种钻头+垂钻工具+超大扭矩螺杆+减震器”提速组合,历时34.48天成功钻至中完井深2800米,平均趟钻进尺353.43米、机械钻速5.68米/小时,与天湾1井相比,钻井周期缩短28.94天,趟钻数降低6趟,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分别提高65%和105%,实现“提档升级”。
准噶尔盆地南缘东湾构造带油气资源丰富,勘探潜力巨大,是新疆油田规模增储上产的重点区块,但可钻性差、非均质性强,成为新疆油田向超深层油气藏挺进的第一条“拦路虎”。为解决砾石层软硬交错、地层倾角大带来的井斜控制和井下剧烈震动造成钻具先期破坏、失效严重导致行程钻速低的世界级难题,新疆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联合勘探事业部、钻头厂商成立一体化科研生产攻关团队,经过大量的国内外提速工具资料调研和反复论证,打破“砾石层不能用PDC”的传统观念,决定在原有的进口牙轮钻头+垂钻工具+减震器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针对地层岩性特点个性化设计出新型PDC钻头+超大扭矩螺杆来提高行程钻速,并配套垂钻工具和减震器来进一步强化钻井参数,助推趟钻进尺和机械钻速踩上“加速度”,实现从“经验钻井”向“科学钻井”的突破性转变。
下一步,工程技术研究院(监理公司)将继续与勘探事业部等单位紧密合作,依托科技攻关项目,锚定“全井筒”提速目标,以全过程甲方主导方式,继续突破深部白垩系、侏罗系复杂地层钻井系统提速提效难题,力争打造南缘超深井“标杆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