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闰六月初十 辰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中国石油:守护万家温暖

11月上旬,中国石油高度重视北方多地出现的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坚决做好冬季保供工作,守护万家温暖。集团公司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先后召开天然气冬季保供领导小组会议、天然气冬季保供动员部署会,严格落实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保供责任。集团公司智能运营中心充分发挥运营监测和调度指挥核心职能,滚动制定天然气产销平衡方案,执行全产业链“日指定”“周平衡”管理,采取增加储气库采气量、提高LNG气化外输量等增供措施,全面保障民生用气需求。

各大主力气区开足马力增储上产,稳固国产气“压舱石”作用。长庆油田紧抓老气田稳产,冲刺新井投产投用,今年累计生产天然气421.88亿立方米,“全副武装”进入冬供应战状态。塔里木油田稳步提升天然气生产能力,进入用气高峰期后,日产气量将由8100万立方米逐步攀升至1亿立方米。西南油气田精细气田开发生产,狠抓新井快建快投和老井产能维护,保障天然气产能释放。除主力气区外,青海油田、大庆油田、吉林油田等油气田企业同样提速加码,全面迎战冬供“大考”。

强化资源筹措,保障进口气源平稳供应。中油国际公司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优势,优化完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并开展演练,推动落实阿姆河稳产增产措施以及中亚、中缅天然气管道输气任务。中油国际管道公司持续发力提升管道输油气能力,完成管道阀室和线路隐患检查,为安全稳定供应添保障。LNG接收站开启“送暖”模式。11月3日,世界最大的LNG运输船“阿米拉”号顺利靠泊江苏LNG接收站码头,带来11.4万吨液化天然气,为保供长三角进一步攒足“底气”。

各储气库(群)担负起“调节阀”重任,持续增强应急“冲锋”能力。新疆油田呼图壁储气库加紧开展采气前的装置检修和达容达产工作,第11注气周期累计注气29.7亿立方米,库存量突破百亿立方米。辽河油田制定常规运行及应急“冲锋”保供方案,储气库群阶段累计注气量同比增加3.5亿立方米。大港油田储气库群超额完成注气计划,周期注气量创历史新高,为调峰保供奠定坚实基础。

积极对接需求侧,守住民生用能底线。天然气销售公司优化完善冬季保供方案,做好资源统筹与优化调配,动态调整产业链运行节奏,有序推动资源平衡、安全保供、客户服务等各项工作,扎实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气保供工作。

地热加入供暖行列,为冬季保供注入绿色动能。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顺利升温供暖。冀东油田积极开拓地热供暖业务,地热供暖面积达1173万平方米。华北油田提早按下冬季保供“快进键”,任丘、霸州等地的地热清洁供暖区域已开始供暖,确保百姓度过清洁暖冬。


(王欣欣 许琳迪)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