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油田刘丽当选首届感动石油人物
9月25日,是“中国石油纪念日”。就在这一天,中国石油举办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特别活动——“感动石油人物”颁奖典礼。大庆油田刘丽当选中国石油首届感动石油人物,这是继中华技能大奖、大国工匠年度人物之后,刘丽又获得的一项新荣耀。
创新创造 奋力奔跑的“油二代”
刘丽系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四十八队采油班班长。刘丽的父亲和铁人王进喜都是大庆油田第一代建设者。跟随着父亲的脚步,1993年,从技校毕业的刘丽来到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成为一名石油采油工。至今,她在采油一线已经整整奋战30年。多年来,她一直谨记父亲的教诲:“要当个好工人,干就干到最好。”
工作不到4年,她把采油队所有岗位干了个遍,成为一专多能的“岗位通”。1997年,经过层层筛选,她代表大庆油田参加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技能运动会,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荣获首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刘丽善于将生活中的简单原理与生产中的复杂难题联系起来,用小革新解决大问题,用小创意创造大效益。刘丽牢记“创新是第一动力”,致力于解决基层一线生产难题,研精苦思、锲而不舍。受口红内部升降结构的启发,她研制出“上下可调式盘根盒”。经过5代改进、200多次试验,不仅使密封圈更换时间从40分钟缩短至10分钟、使用寿命延长6倍,还使每口井日节电达到11度。螺杆泵井出厂时有一段电缆是裸露的,但每个井口的高度和宽度不同,没办法量产一套护管。刘丽在帮丈夫收鱼竿时,无意中想到可以做成伸缩管解决这个难题。
从采油小队的巡井路走上“大国工匠”的领奖台。30年来,刘丽致力于解决基层一线生产难题,累计研发各类成果200余项,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38项、国家专利及知识产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3项。
立足平凡 巡井小路是最爱的舞台
随着创造的效益越来越大,刘丽登上的舞台也越来越高。
刘丽35岁成为最年轻的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级技能专家,42岁成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3岁成为黑龙江省首席技师,44岁成为全国技术能手,45岁成为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大国工匠”,46岁成为全国劳动模范,47岁荣获中华技能大奖则是此项荣誉颁奖以来首位获得排名第一的女性产业工人。
2022年,48岁的刘丽当选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光荣出席党的二十大,成为全省和石油行业唯一走上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的党代表。她向全国人民介绍大庆油田的发展情况,接受各大媒体近40次采访。今年1月11日,刘丽接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邀请,作为全国高技能人才代表,参加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
每次领完奖,刘丽就立刻赶往工作室或井场,同时提醒自己:“一定要沉下心来,继续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把事业放心上,把责任扛肩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
匠心孕育 创效过亿的“集团军”
2011年8月,刘丽牵头成立以她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她以工作室为依托,倾其所学助力工友技能提升,辐射带动更多石油人创新创效。12年来,工作室从两名采油工起家,逐渐扩大到涵盖采油、集输等35个工种,拥有12个分会、531名成员的创效“集团军”,累计培训技能骨干1.5万余人次。
刘丽带领工作室全员探索出“专家技师联合研发、革新工厂自主生产、示范区试用推广”的“研产用”一体化创新模式,应用推广后,全厂创新创效成果数量由过去的每年100多项增加到每年300多项,参与创新创效的人数由原来的500人左右跃升至2000多人,工作室累计研发技术革新成果1048项,获国家专利174项,推广成果5000多件,创效1.2亿元。
工作室先后被命名为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入选“新中国70年最具影响力班组”。
如今,刘丽正领衔大庆油田专家技师团队,书写着新时代的新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