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深化绿色发展 共创低碳未来
中国石化: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8月30日,中国石化宣布,我国规模最大的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项目——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全面建成投产。随着配套的光伏电站全部建成、实现全容量并网,该项目可以满负荷生产绿氢,每年生产的2万吨绿氢全部就近供应中国石化塔河炼化公司,用于替代炼油加工中使用的天然气制氢,实现现代油品加工与绿氢耦合低碳发展,标志着我国绿氢规模化工业应用实现零的突破。
据悉,该项目是国内首次规模化利用光伏发电直接制绿氢的项目,利用新疆地区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发电直接制绿氢,电解水制氢能力2万吨/年、储氢能力21万标立方、输氢能力2.8万标立方每小时。(阎茹钰 曹海峰 曾悦)
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超1.66亿千瓦时
截至8月23日,吉林油田风光发电项目累计发电量超1.66亿千瓦时,所有绿电全部用于自消纳。在迎峰度夏的保供关键期,新能源发电为油气生产提供坚强保障。
今年,吉林油田本着“早部署、早着手、早准备”原则,编制并下发风光发电的运行、检修规程手册,为极端天气下抢发电量做好技术准备。同时,下发生产运行考核方案和12个生产管理制度,融合发电、变电、供电等业务,从制度层面保证发电量工作,做到以制度约束人,以制度管理生产。(王珊珊 王雪峥)
青海油田:加快拓展新能源业务
截至8月28日,青海油田在边远区块打造的油田首个“光伏+储能”地面光伏项目,总发电量达到58万千瓦时。
今年,青海油田加快拓展新能源业务,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加快将“富光、风好、地广”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竞争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成为青藏能源高地建设新的增长极。坚决落实集团公司“清洁替代、战略接替、绿色转型”三步走总体部署,紧紧围绕青海油田能源转型发展战略,持续发挥专班优势,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合作,以风光发电、绿氢制备为核心,加快推进100万千瓦风光气氢、压缩空气储能、伴生矿综合利用、绿氢+二氧化碳制备甲醇等重点项目。(焦玉娟)
华北油田:我国原油开采行业大型双轴双槽集热系统在内蒙古建成
8月26日,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政府获悉,我国原油开采行业大型双轴双槽集热系统在内蒙古巴彦油田建成,可实现年利用太阳能450万千瓦时。
据华北油田公司介绍,巴彦淖尔市光照资源丰富,光热转化潜能巨大。巴彦油田利用空置土地建成装机规模达1.47兆瓦的双槽双轴集热系统,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热能,年产工业蒸汽6800吨,可满足当地油田原油转运站50%以上的用热需求,实现年减排1850吨二氧化碳。(李云平)
玉门油田:探索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新路径
8月28日获悉,玉门油田已先后建成投运油田第一个887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试点项目、中国石油装机规模最大的200兆瓦、300兆瓦集中式光伏并网发电站,肃州区整县推进5兆瓦分布式光伏电站等多个新能源项目。油田清洁电力装机规模达到50万千瓦以上,预计年均输送绿电10亿千瓦时,可以满足33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99.7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54万棵。
据悉,玉门油田在发展光伏的同时,还落地首个光伏制氢示范项目,迈出发展绿氢步伐。(谈智)
塔里木油田:能耗总量和强度实现“双控双降”
8月28日获悉,1至7月,塔里木油田聚焦“双碳”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油气生产全过程,能耗总量和强度实现“双控双降”,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6.2%和9.1%。
今年,塔里木油田围绕减碳、替碳、固碳、埋碳,加快油田内部绿色低碳转型,强化能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定额管控,实施哈得、东河等节能瘦身工程,推进196口单井分布式光伏,建成轮南低碳和迪那、英买节能降耗示范工程,完成轮南、东河、阿克CCUS先导试验,同时抓好压缩空气储能、天然气压差发电等技术攻关,培育绿色低碳转型新动能。
同时,塔里木油田加大能耗控制,已更新淘汰138台低效高耗能机电设备,制定73项节能降耗措施,已节能3.6万吨标煤,相当于减少9.5万吨二氧化碳排放。(刘伟)
浙江油田:提速新能源产业布局
截至8月27日,浙江油田已投运的4个新能源光热项目节电达40.15万千瓦时,节气13.4万立方米,创历史新高,为浙江油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浙江油田建立完善“1+N”新能源管理体系,强化新能源基础研究,实地拓展在云南、江苏、浙江和山东四省的绿色低碳发展规划,依托“产业、天然气、合资合作”优势获取资源,推进四个新能源大基地建设。一体推进“风光热氢”建设,大力推动风光气电、地热融合发展,促进氢能产运储用全产业链和CCS/CCUS产业布局。
目前,浙江油田已与山东省物化探勘察院等36家科研院所和新能源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山东已经对接41个市县开展业务并达成合作意向。在光热研发与应用上,优选浙江油田祝1-3、吉16H2两个井场建设运行太阳能光热项目,加快项目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持续跟踪运行效果,探索最佳运行方式,最大限度发挥太阳能光热设备节电效果。(陈旭)
冀东油田: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
8月28日获悉,冀东油田在石家庄市藁城区的首口地热先导试验井藁热2井一开完钻,标志着中国石油首次在省会城市进行的地热能开发进入现场实施阶段。
近年来,冀东油田充分发挥地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和“新能源也是能源”理念,先试先行,大力开发地热资源,奠定行业领先优势。目前,冀东油田成功建设运营国内最大单体地热供暖项目——曹妃甸新城地热供暖项目,被国家地热能研究中心、能源行业地热能专标委授予“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成功建设运营中石油矿权区外首个地热供暖项目——山东武城地热供暖项目,入选“百县千项”示范项目,被国家地热能研究中心、能源行业地热能专标委授予“地热能开发利用示范项目”。(丁青)
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内蒙古首个林业碳汇开发项目落地
8月25日获悉,中国海油气电集团所属全资子公司中海油电力投资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卓资县兴农农业投资有限公司及金诺碳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林业碳汇合作开发与购买协议。
据了解,该项目是中国海油在内蒙古首个林业碳汇开发项目,首期面积约20万亩,拟按照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开发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据估测,项目10年计入期可签发出50万吨CCER。未来,随着当地造林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海油将携手卓资县通过交易机制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产品的价值转换,共同在植树造林、林业资源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等方面进行创新探索与实践。(皇甫美鲜 黄雅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