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海上应急中心
2021年,中国石油冀东油田海上应急中心紧紧围绕公司“硬增储、稳上产、低成本、强党建”根本战略和“重人才、重创新”基本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和公司各项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基础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在奋勇拼搏中铸造“对党忠诚、业务精湛、纪律严明、勇于奉献”应急铁军,筑起一道坚实的海上防线。
关键时刻显身手
2021年4月27日,大雾,青岛黄岛海域,一艘利比里亚籍“交响乐”号油轮与一艘巴拿马籍货船相撞,“交响乐”号油轮左舷前侧受力,货油舱和压载舱破损。
“交响乐”号油轮为苏伊士型油轮,载重15万吨,溢油事故造成附近海域大面积污染。5月16日,应急中心代表中石油驰援,“中油应急102”船参与抢险。
应急处置组现场调研、制定方案、选择设备、现场组织、操作实施,边干边观察、边观察边总结、边总结边调整,及时掌握现场气象、物资消耗、主要指令,研判现场情况、提供决策支持、协调解决相关问题。
从5月17日至6月16日,共计30天,“中油应急102”船分别在灵山岛东侧、东北侧及灵山岛周围、崂山头、长门岩等海域多次展开溢油回收作业,执行海面溢油搜寻面积280.36平方公里,回收溢油面积0.87平方公里,溢油回收量约27.52吨。
这是海上应急中心单船跨出渤海湾、首次远离岸基支持,在陌生海域开展的一次多部门协同配合的应急处置,积累在陌生海域执行溢油处置任务的宝贵经验。同时与山东海事局、海洋局、中石化应急中心等政府部门、兄弟单位建立应急联络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有力展现了冀东油田的社会形象,为集团公司赢得荣誉。
危险境地勇向前
应急行动从不是风平浪静,也从来不存在百分之百安全。面对危险,机会稍纵即逝,不仅需要科学论证和分析,同样考验队员的意志和胆识。
2021年4月上旬,某海上平台一口井发生井喷着火。接到应急响应指令后,应急中心迅速派遣“中油应急102”和“中油应急103”船火速赶往事故海域。
事故平台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充满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应急中心现场成立临时党支部,党员带头做好火情及溢油勘查、应急方案设计、围油栏布放、安全保障等工作。
103船船舶政委孙明明带头下艇,近距离探查平台火情及溢油情况,率先完成对平台的围油栏围控。共出动应急人员3批120人次,连续奋战39天,在布放围油栏、溢油监测等方面发挥主力军作用,搜寻海域面积1530.41平方公里,在井喷平台下布放四道围油栏1320米,顺利完成平台溢油事故应急处置。
本领高强担使命
2021年,海上应急中心在完成涉海三个油田应急守护的同时,积极开展中石油内部专业培训,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外部各类大中型联合演练及专业技术比武。
应急中心面向石油石化企业积极开展对外培训,开设“中国石油水上溢油应急处置技术与设备实操”培训班,中石油各油田参训人员45人次。组织参加天津市水上搜救技术比武,获优秀组织奖。参加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主办的“20年国家海上搜救无脚本实战演练”、秦皇岛“陆海空天”一体化船舶溢油应急演习、天津市“海上搜救综合演习暨海上平台水域通航安全风险防范演习”等6次对外大型综合性演习,提高不同区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应急指挥、应急队伍、应急装备的资源共享,受到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天津市海上搜救中心授牌和嘉奖。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我们。”应急队员以理想信念,以对党和企业的赤胆忠心,用专业和奉献打通生命通道,谱写新时代雄浑的生命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