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七月十七 寅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人人学急救 急救为人人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实施“健康企业”政策新举措,有效提高员工守护生命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


公司开展AED培训(丁恬甜摄).jpg

“过敏性休克”来势汹汹,只因吃了一个苹果,差点要了张海娟丈夫的命。幸运的是,在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工作并且学习过急救知识的张海娟及时为丈夫实施心肺复苏术,将丈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事后,医生称正是张海娟的急救技能在关键时刻救了丈夫的命。

2月8日,对于克石化炼油第五联合车间的张海娟来说,本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

那天晚上,早早入睡的张海娟突然被“咚”的一声声响惊醒,当她跟孩子跑到客厅时,看到丈夫扶墙站立着,紧接着,突然就在她眼前直直地倒了下去。

张海娟大惊失色,疾步向前想要托住近200斤重的丈夫,却未能如愿。晕倒在地上的丈夫脸色苍白,任凭张海娟如何呼唤都没有任何反应,甚至没有了呼吸和心跳。当一个人的心脏停止跳动不再呼吸时,每一秒都是进行抢救的关键时刻,这让张海娟本能地想起在单位学过的应急急救要领。她一边让孩子赶紧打120,一边将丈夫的衣服解开,双腿跪地,双手重叠,十指交叉,对丈夫的胸腔开始心肺复苏按压,一下、两下、三下……承受着巨大悲伤的张海娟,一边流泪一边用力按压,按完一轮后试图给丈夫做人工呼吸,然而其嘴巴根本就掰不开,于是继续坚持不停地进行胸外按压。两分钟后,丈夫颈动脉搏动恢复,面色逐渐红润。精疲力尽的张海娟一下子哭着瘫坐在地上。十分钟后,救护车赶到。此时,张海娟的丈夫已恢复意识,当得知是张海娟及时为丈夫实施心肺复苏时,前来抢救的医生赞不绝口。医生说幸亏张海娟在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那几分钟的抢救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否则恐怕是后果难料。

“有了这次的经历,我才真正明白‘黄金4分钟’的含义。”张海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

“车间经常培训心肺复苏这项操作技能,尤其是还要考试考核,我原来还有点烦,现在觉得能掌握好这个技能真的太有用了。”张海娟吐露肺腑之言。

多年来,克石化通过各类培训在员工中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推广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不断增强员工面对突发事件和意外伤害的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

克石化为了让员工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操作技能,提高急救能力,积极为各单位配备假人模具用于演练,并通过高频次应急演练抽查,不断检验各单位快速准确的应急技能及全员掌握情况,发现问题现场点评,指导问题整改,并制定奖惩制度。此外,克石化还为生产指挥中心及厂区内人员聚集区域配备一批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同时聘请专业老师到公司开展心肺复苏应急技能培训。

据克石化质量安全环保处工作人员介绍,上述都是该公司落实“健康企业”政策的新举措,旨在有效提高员工应对心脏呼吸骤停的现场救治水平和守护生命安全的应急能力,从而营造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浓厚氛围。


(丁恬甜)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