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上旬,新疆油田实验检测研究院科研人员为进一步做好玛湖地区原油500万吨上产工作,对玛湖地区重点区块重点层位岩性、物性、含油性以及微观孔隙结构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研究,取得积极进展。
该院从实验角度分析玛湖不同类型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及微观孔喉特征,提出矿物成分差异影响储层物性,改变渗流通道,导致产量差异性大,储层物性较差,含油整体较好,具备有效动用条件,进而提出分类油藏开发对策。在开发方式优选方面,重点评价玛18、玛131、玛湖1井区压驱剂渗吸、烃气驱、二氧化碳驱动用规律,形成渗吸效率预测图版,明确现场注水开发效果差、气驱适应性强,并结合储层特征,对不同开发方式动用效果进行对比优选。
下一步,该院科研人员将从储层改造和微观动用、气驱提采以及补能方式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并做好全面工作部署和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