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SGC2128队艾丁北1井区项目施工掠影
新春佳节,阖家团圆之时,在天山脚下,一个个红色身影和测线一起穿越冰雪,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刻进戈壁荒原。中石化地球物理武汉勘查公司SGC2128队艾丁北1井区项目400多名干部员工用奉献书写责任,用敬业彰显担当,展现新春最美的奋斗姿态。
大年三十,晨曦初露,十几台施工车辆准时驶出营地,13个测量组当天的目的地是工区东部的棉田冬灌区,争取在气温转暖前完成测量任务。
“为调动大家的生产积极性,我们在班组间开展劳动竞赛,每10天进行一次评比,分三个档次进行奖励,这俩位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的活干得又快又好。”测量单元负责人王定海指着身旁的冉光余和张伟向媒体介绍。
冉光余和张伟一组的任务是进行炮点补测。冬灌的棉田在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下结下厚厚的冰,行走时发出“吱吱”的响声。冉光余一步步试探着脚下的冰面,小心翼翼地前行,叮嘱身后的张伟踩着积雪的地方行走,防止滑倒。
棉田高低不平,有的冰层下面就是空洞,踩上去冰面炸裂,需人趴在上面用铁锹破冰,开出一条路,穿下水裤作业。
布满地里的打梗棉杆结冰后又尖又硬,行走在其中苦不堪言,张伟指着脚下的雨鞋说,这已是这个月划破后换上的第5双。冉光余每测出一个点位,张伟就用黄布条和小旗做好醒目的标记,测线每向前延伸1米都格外艰难。
临近中午,太阳渐渐升起,提高效率的时间段到了,他俩加快进度,争取天黑前完成180个点的测量任务,赶回驻地吃年夜饭。
正月初一,野外工地寒风凛冽,滴水成冰,24台钻机马达的轰鸣声打破戈壁荒原的沉寂。
项目临近春节启动,恰逢多个地震项目同期运作,钻井资源紧缺,各工区都在争抢钻工。SGC2128队经过前期大量艰苦的招募工作,200多名钻工逆行而上,从各地奔赴工区,司钻肖乾河就是其中一位。1月中旬,他从河南家中出发,在新疆轮台县等待开工的消息,期间附近其他工区分包商开出高价被他拒绝。他说,队上把我们当兄弟看,冬天发雨鞋、保温水壶、御寒衣物,在这里干活踏实、舒心。
“我们用平等的姿态和他们交流,用心用情真诚地和他们做朋友,才能吸引一批像肖乾河这样的季节工紧紧跟随。”SGC2128队经理程明说出心里话。钻工的集结到位,确保年前钻井工序如期开钻,为后续采集争取主动。
项目工区地表障碍物多、农田面积大、地表被松散浮土覆盖。皮轮钻打井不仅要掌握好钻头与测点的吻合,还要控制好车身与测点的距离,所有钻机都安装防止井斜装置。项目部为每个机组配备一名井监检查井深和下药情况,严格落实二次闷井。生产副经理每天晚上在工作群里公布检查情况,对排名前三名的小组进行奖励。
春节期间,该队测量完成21000多个炮检波点的测量任务,钻井完钻2286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