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监督中心监督员刘伟
刘伟是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监督中心的一名监督员。今年8月初,克石化反违章专项整治活动正式启动,刘伟的日常工作时间便失去了规律。一日一查一汇总,每周简报加总结,最为特别属周三。因为这一天,公司7个专业处室、19个基层单位须将各自反违章检查情况在他这里汇集。此时,他要汇总当天现场检查的内容,还要依据各单位的反馈情况,汇总出公司反违章专项整治的周简报及小结,及时报送领导审核。
8月18日,该公司各单位首次将违章考核纳入安全管理记分进行反馈,当最后一个单位报送检查汇总小结时,已是第二天凌晨,可刘伟的周汇总工作依然没有结束。
按要求,第二日他要完成上报炼化板块及公司的反违章周总结。所以加班加点对刘伟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同时,他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文本要求的不同及领导审核后的意见,公司的周总结他要写得更为详尽细致。比如要在全公司汇总来的违章项次及内容中找出重点,要列出典型违章案例,最后还要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工作要求。
《反违章专项整治工作简报》的编制,虽说不需要太高的文采,但必须要有较强的逻辑性,编制简报的人要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且站位要高,提出的要求要准。要知道,这少则2000字,多则逾万字的简报,可是要从几十篇、五六万字的文字堆里“精挑细淘”出来。
认真是领导和同事对于刘伟的共有印象。若在现场看到他那个认真劲,让属地单位和施工人员都透着担心——怕又有什么问题会被查出。其实这很正常。查与被查,是工作的分工不同,没有认知上的对错。只不过目标却是绝对的一致,那就是“安全第一”,因为谁也不想出事。
查违章不是在找茬,而是帮着属地单位及施工作业人员找错、纠错、改错。例如:施工单位现场药箱配备的丝布、创可贴,细心的刘伟发现已过了使用期限;当给属地单位指出因作业选用方案审批表格错误所致的一起违章行为时,对方起初的解释、分辩,最后都化为发自内心的诚服。查违章更不是鸡蛋里挑骨头,而是帮助属地和施工单位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指出其自身没有意识到的安全盲区、极容易忽视的“灯下黑”,是对现场作业任何一处可能存在的违章,及时纠正,减少安全事件、事故的发生几率。
这是刘伟他们这些安全监督中心工作人员每日现场督查的目的。严谨工作的背后,还需掌握大量的法规条例及规章制度。现场查处的每一起违章都必须明确地告知对方违反了哪个规定的哪一条、哪一款。纠错、考核只是手段,关键是要从安全管理及违章意识上有所提升。现场查违章,最后的结局总要以对方心悦诚服式的满意接纳划上句号。
虽然调到这个岗位仅两个月,摘下口罩的刘伟,脸上却明显留下了太阳晒成的印记。从他略显深色的肤色基调可以看出,这个夏天,他与太阳“正面交锋”的次数远超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