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摄影报
SHIYOU SHEYINGBAO
本站公告:
农历 乙巳年(蛇) 七月初一 丑时
RULE OF LAW ONLINE
您的位置 : 首页 > 本报电子刊 > 正刊
中国石油首套自主灵活型共聚单体装置成功转产1-己烯

9月5日获悉,中国石油首套采用自主研发成套技术建成的兰州石化榆林分公司3万吨/年灵活型共聚单体装置,首次成功转产高品质1-己烯。此次成功转产具有“创新”“示范”和“创效”三重价值,标志着中国石油自主创新的“灵活切换”理念的可行性得到全面验证,有力保障集团公司聚烯烃业务转型升级。

灵活切换生产1-丁烯/1-己烯成套工艺技术由石油化工研究院自主研发,解决两种产品生产过程中快慢反应耦合与差异流程兼容难题,开发出具有内循环强化传递、外循环强化撤热和非理想副产聚合物在线移除的工业反应设备,突破传统内循环传递效率不足限制反应设备大型化的技术瓶颈。

应用该项技术的首套3万吨/年工业装置于去年8月在兰州石化榆林分公司建成中交,当年9月6日投产后,很快生产出高品质、高纯度的1-丁烯产品。

今年,为保障兰州石化等企业高端茂金属聚乙烯新产品的开发需要,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对聚烯烃转型升级专项工作作出部署。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石化榆林分公司及吉林寰球公司聚焦炼油化工和新材料分公司的部署要求,克服首次转产经验不足、系统干燥难度大、催化剂保供难度大、疫情干扰等实际困难,聚力攻坚,高效组织,严密实施,圆满完成转产任务。


(朱钊 王力搏)
石油石化
国内新闻